退休生活书籍有哪些 退休生活百科全书电子版下载(12)


意思是,钟繇专工隶书,张芝精通草体,这两人的擅长,王羲之兼而有之 。比较张芝的草体,王还擅于真书,对照钟繇的真书,王又长于草体;虽然专精一体的功夫稍差,但是王羲之能广泛涉猎、博采众优 。总的看来,彼此是各有短长的 。
《书谱》还讲:
(评者)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 。”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 。···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 。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
意思是,评论者又说:“献之的书法之所以不如羲之,就像羲之的书法不如钟繇、张芝一样 。”孙过庭认为这已评论到问题的要处,但还未能详尽说出它的始末原由 。那么,其“始卒”是什么呢?在孙过庭看来,献之的笔法是继承羲之的,虽然粗略学到一些规则,其实并未把他父亲的成就全学到手 。何况假托是神仙授书,耻于推崇家教,带着这种思想意识学习书艺,与面墙而观有什么区别呢!由此可知,王羲之的书法与钟张相比,只有专工和博涉的区别;而王献之比不上王羲之,主要是学艺不“精”,没有把王羲之的成就全部学到手,没有达至“精熟”,更没有达至“精绝”“精妙” 。
孙过庭还以真书和草书为例,用比较大的篇幅论述了书法的“兼善”与“专精”:
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回互虽殊,大体相涉 。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 。若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 。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伯英不真,而点画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 。自兹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专精也 。
这段话的意思是,写草书不兼有真书的笔意,容易失去规范法度;写真书不旁通草意,那就难以称为佳品 。真书以点画组成形体,靠使转表现情感;草书用点画显露性灵,靠使转构成形体 。草书用不好使转笔法,便写不成样子;真书如欠缺点画工夫,仍可记述文辞 。两种书体形态彼此不同,但其规则却是大致相通 。所以,学书法还要旁通大篆、小篆,融贯汉隶,参酌章草,吸取飞白 。对于这些,如果一点也不清楚,那就像北胡与南越的风俗大不相同难以互通的情形了 。至于楷书堪称奇妙的钟繇,荣膺草圣的张芝,都是由于专精一门书体,才达到无与伦比的境地 。张芝并不擅写真书,但他的草体具有真书点画明晰的特点;钟繇虽不以草见长,但他的真书却有草书笔调奔放的气势 。自此以后,不能兼善真草二体的人,书法作品便达不到他们的水平,也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专精了 。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 。曾不傍窥尺牍,俯习寸阴 。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 。任笔为体,聚墨成形 。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在一画之中,令笔锋起伏变化;在一点之内,使毫芒顿折回旋 。练成优美点画,方能把字写好 。如果不去专心观察字帖,抓紧埋头苦练;只是空论班超写的如何,对比项羽自己居然不差 。放任信笔为体,随意聚墨成形;心里根本不懂摹效方法,手腕也未掌握运笔规律,还妄想写得十分美妙,岂不极为荒谬吗!
三、关于“雅”
孙过庭所指的“雅”,是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文采与内质相谐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