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是古籍书志编纂阶段 。在沈津先生的指导下,特藏部同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开展书志的编纂,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域外汉籍珍本丛刊书志》和《〈广州大典〉海外珍稀文献书志》 。书志的撰写涉及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文献学、史料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其难度绝不亚于学术论文的撰写,一篇好书志丝毫不逊色于一篇优秀论文 。特藏部同仁近十年来一直坚持撰写书志,学术功力日益见长,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古籍整理本领 。当时作为馆长,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但是从来没有口头表扬过他们,因为我一直认为表扬一个人会得罪一批人,而批评一个人也就得罪一个人而已 。现在我不做馆长了,我不能再三缄其口,可以实话实说:以特藏部主任王蕾博士为首的特藏部同仁,陈莉博士、蒋文仙博士、丁春华博士、李福标博士、肖卓硕士、李卓硕士、谢小燕硕士等在古籍编目和碑帖整理上的学术水准已经相当高超,远远超出同龄人,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国内一流的古籍整理专家 。
第三个是版刻图录编纂阶段 。2014年初沈津先生向我提出编纂《清代版刻图录》的建议,我欣然同意,并希望以《中国版刻图录·初编》为圭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经过四年多的时光,特藏部同仁王蕾、倪莉、肖卓、陈莉、李福标、丁春华、蒋文仙、李卓、张红、凌菲霞等共同完成了《清代版刻图录·初编》的编纂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喜可贺!
《清代版刻图录·初编》以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为基础,从近40万册线装古籍中遴选具有明确刊刻年代和刊刻者的清代刻本1798种、活字本14种、朱印本11种、套印本3种,共计1826种;包含经(272种)、史(490种)、子(324种)、集(633种)、丛(107种)五大部类古籍,涵盖康熙(4种)、雍正(3种)、乾隆(81种)、嘉庆(133种)、道光(267种)、咸丰(109种)、同治(283种)、光绪(910种)、宣统(36种)九朝刻版 。每种古籍取卷一卷端、扉页、牌记书影2至8幅,共收录书影4994幅,并配以文字说明,记述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版框尺寸、附注等内容,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学术价值的清代版刻学术成果 。
明代以来,佞宋之风有增无减,非宋元旧椠不足以夸耀 。民国以来有关善本的时间范围界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后移的态势,下限从乾隆以前延伸到1912年以前已被大多数接受,最近又有延伸到1949年以前之议,这是古籍保护观念的进步,但仍然没有跳出佞宋的窠臼 。宁波天一阁的藏书向为学人看重,可是大家时常罔顾了一个基本史实,当年范氏家族并非以收藏宋元旧椠为重,而是大量购买“当代书籍” 。这些“当代书籍”数百年之后都成为不可多得的善本 。图书具有历史、学术和文化三重价值,善本的界定理应三者结合,不可仅以历史价值为重,而忽略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即使要以历史价值为重,也必须以图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轴上是否留下刻痕印记为准,而不在于时间的远近 。举个简单的例子,巴金的《家》《春》《秋》初版就应该列为善本,即使是莫言的《丰乳肥臀》初版现在也应该以善本视之,不可以等到一两百年以后再将其列入善本范围,这不是文献保护和保存应有的观念 。
在特藏部同仁确定编纂《清代版刻图录·初编》后,我时常听到外人的一些不理解的声音,甚至有的国家级古籍出版机构的编辑也不以为然,认识不到《清代版刻图录》的价值,对此我只能一笑了之 。清代是我国版刻图书的集大成时代,也是存世古籍最多的时代,犹如一座大山矗立在我们面前,跨不过也绕不过,不能熟视无睹或者视而不见,顾左右而言其他,只能直接面对;又犹如一座宝藏呈现在我们面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能舍近求远或者舍本求末,守着金山银山去讨饭吃,只能不断发掘 。
- 梯形公墓风水
- 中古古风水墨图片大全
- 陶罐装土风水
- 生儿子的风水和生女儿的 生儿子的风水
- 厂里种桂花树的风水好吗
- 娃娃画报怎么样 儿童风水画
- 人得疮与家里的风水 风水兄弟俩肩膀上都生疮
- 怎样用风水化解孩子叛逆的方法
- 阜新看风水
- 中郡文化易学风水中级课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