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14个问题 再跟机器人说“你好”

先回答14个问题 再跟机器人说“你好”
文章图片

《培养机器原住民》
先回答14个问题 再跟机器人说“你好”
文章图片

先回答14个问题 再跟机器人说“你好”
文章图片

《蜘蛛裙2.0》
先回答14个问题 再跟机器人说“你好”
文章图片

《政治的权力》
先回答14个问题 再跟机器人说“你好”
文章图片

《无人机集舍》
先回答14个问题 再跟机器人说“你好”
文章图片

《火葬机器人》
先回答14个问题 再跟机器人说“你好”
文章图片

《21世纪的标语》
◎艾阔
展览:Hello, Robot
展期:展至2022.3.20
地点: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现在有值得看的展吗?这个时间段 , 许多展览刚闭 , 不温不火的展览倒不少 , 但很难引起下笔欲望 。 脑子转着转着就意识到前段时间有点想看“Hello, Robot.” , 就抱着很轻松的心情去现代汽车文化中心走一遭 。
受它牵动是在微信公众号中看到它的奇趣海报和门口大机器人的帅气视效 , 直男的德行上来了 。 但更多的是好奇 ,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的展览一直走“深蓝”路线 , 给人一种深科技深哲学的厉害印象 , 可以说是在奇点之上罗织展览 。 这回奇点之上仿佛突生萌点?这是啥情况 , 一定要看看去 。
【先回答14个问题 再跟机器人说“你好”】走入舒适的迷局
从踏上二层开始 , 就落入了策展方的赛博蛛网 。 这个展览由现代汽车与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共同主办 , 从观展的体验上来说不太像是看一个艺术展览 , 而更有一种走进某小型博览会的感觉 。 堪称天花乱坠的媒介丰富度 , 从影像到游戏海报 , 从电视新闻到人工家电 。 每件作品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没那么强 , 但组织在一起松散又密切相关——看似前沿的科技展品之中夹杂着五光十色的艺术逗弄 , 认真的社会批判之余还让你看看漫画打打电动 。 两个主办方分明要共同打造一个舒适的迷局 , 让观者在略带不安与颇为安逸之间把玩自己对机器人的情感与态度 , 陷入一片良好的迷茫 。
一件极为眩惑的作品作为前言:它是8x3块彩色板子组成的矩阵 , 其中铺满了宣言/寓言/警告般的英文语句 , 例如 , “无人机和机器人是最好的伙伴”(品味原味英文会更有意思) 。 这些语句幽默又略显严厉 , 轻松地引出某种恐怖 。 它们以一种AI似的口吻 , 在把你逗笑的同时 , 准确地拉你进入那个人类对科技敌托邦的恐惧黯想之中 , 但转念一想 , 这也只是人机对立的一种荤段子 , 一种夹带批评的自我解嘲 , 它反倒是缓解焦虑的 。
顺延着前言的魔力 , 后面的四个区域随之铺开了一地的讨论 。 这讨论建立在某种“韩式+德味”拼配出的准确、平衡与亲善态度之上 。 各种叙事线流串交杂 , 难以捉摸 , 甚至故意制造不清晰 。 这里说两个我察觉出的展陈心机:
一个是扩大展品的高低差频 , 有时候制造仰视的体感 , 有时候又让你必须俯身察看 。 这种错落排布加上密匝旋绕 , 制造紧窄的铺设逻辑 , 一边挑战着你的固定视角 , 一边影响着你观看这些电子对象时的态度 , 真的是想不晕都难 。
第二个是在你昏眩之余 , 又用不同色彩打造出轻盈与近人的情境:“科学与想象”区用黑底色加上各种彩色 , 让人觉得冷静又愉悦;为“工作设计”区的白色制造出高效 , 简洁可控的印象;“朋友和助手”区利用肉色让观者觉得舒适又亲切;“合而为一”区的黑则有一种空寂 , 但又辅以展品的白 , 在呈示某种安定与希望之感的同时 , 还夹带了一把子东方哲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