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寻迹古都南京,有这本小书就够了( 三 )


专访|寻迹古都南京,有这本小书就够了
文章图片

夜拍的方式可以展现更多细节
我们还大量地选取了不同时间段的照片 , 好比说下雪、红枫、朝霞晚霞……因为大多数人受制于条件 , 不会有机会去不同的时间看这些文物 。
专访|寻迹古都南京,有这本小书就够了
文章图片

方旗庙失考墓石刻
澎湃新闻:从策划到成书 , 遇到过哪些挑战?
王腾:最开始的时候 , 是对整本书的定位 , 它的受众是什么 , 没有统一的意见 。 比如最早我们想给那些刚刚对文物古迹有点感兴趣 。 但是还没有地方入手的文化爱好者 , 提供一个小小的入口 。 但很多朋友觉得这个太浅显 , 不太能体现“时光的沉淀”这个想法 。 最后我们还是排除万难 , 统一意见 , 觉得本书的受众不该是小圈子自娱自乐的成果 , 最终目标是让更多人喜欢它 , 更多人了解它 。 所以还是选择了相对浅显 , 类似科普的模式 , 希望大家看到美丽的图片的同时 , 可以喜欢上文物古迹 , 并对文物保护有更深了解 , 一步步进入这个圈子 。
澎湃新闻:书里出现的文物 , 有在你们走访时和成书时 , 保护状态发生变化的吗?
王腾:对 , 我们对此也非常留意 , 即便是到了马上要付印的时候 , 还更换了几张图 。 因为南京的这个城市的拓展也是蛮快的 , 对很多文物的保护 , 文保部门也是在尽心尽力 。 好比说六朝石刻 , 有二三十件 。 其中有几个正好在我们出书期间提升了 , 就是本来半埋在土中 , 后来挖出来 , 还做成一个小公园 , 于是我们就把它之前 , 和现在的样子都放在了书里 , 让大家通过本书 , 看到多年来的逐步变化 , 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
澎湃新闻:接下来还会推出新的城市系列书籍吗?
王腾:地区系列里 , 我们今年是一定会出《寻迹北京》的 , 西安的也马上准备开始 。 华古有六十多位“领主” , 每位领主负责一片地区 , 编辑工作也会由他们来牵头 , 带动当地的爱好者来共创 , 这样也是非常良性的发展 。
此外我们还会推出第二个专题系列 , 比如帝王陵墓、城墙、石刻石窟 , 或是朝代 。 今年我们的重点可能放在陵墓上 , 会从寻迹帝王陵或是汉代、唐代、宋代陵墓这些做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