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文物古迹爱好者 , 可能会知道网上活跃着一支叫“华古”的团队 。 他们的网站“ 华夏古迹图” , 以及同名的手机应用和小程序 , 标注了全国近400个地市的国保和省保文物地点 , 几年来帮助了无数爱好者寻找古迹和共享资料 , 也使得他们找到了更多的同好 。
就在今年3月 , 华古团队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本书 《寻迹南京》 , 用他们多年来寻访遍南京文物古迹的成果 , 做出了一本漂亮、实用的南京文保手册 。
作为六朝古都和明朝故都 , 南京诚然拥有许多古迹 , 有些大名鼎鼎 , 但有些就在你身边却不被发现 。 而本书便以它的 39条旅行线路所串联的200多处文保地点 , 用简明详实的信息、清晰完整的图片 , 以及开放时间、导览等攻略式信息 , 不仅呈现出南京作为古都的全貌 , 也让人“蠢蠢欲动” , 想要一一造访 。
澎湃新闻-私家地理采访了《寻迹南京》的主编王腾 。 作为南京人和华古的早期成员 , 他与我们分享了成书过程背后的故事 。
文章图片
寻迹南京:南京重点文保导览手册华古南京团队/著;南京出版社;2021-12
澎湃新闻: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华古团队和你们的工作吗?
王腾:华古的全称是“华夏古迹图” , 它是一个“互联网+文物古迹”的数据平台 。 2014年时 , 因为我们在南京的几个朋友都有去野外看文保的爱好 , 而我们又都有共同的精神导师:八十年前朱偰先生写作的“金陵考古三种”——《金陵古迹图考》《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和《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 。 在他的影响和激励下 , 我们组成了一个小组 , 用了两年时间 , 几乎利用所有的周末 , 把南京和周边地区的文保 , 像普查一样 , 一个个地看过来 。
文章图片
【专访|寻迹古都南京,有这本小书就够了】朱偰先生
就这样 , 我们手头就有了许多文保的地点信息和图片资料 。 因为南京很多文保地点散落在郊区 , 不大好找 , 所以我们就想 , 如果日后有其他爱好者去看 , 我们可以共享这些资料 。 团队里正好有学计算机的 , 比如创始人邵胜海 , 他是计算机专业出身 。 我们就用了两年的时间 , 做了一个叫“金陵文化遗产”的的网站和手机应用 , 大家都觉得很好 。 推广开后 , 各地的朋友都来问我们 , 是否可以开个端口让他们也可以做?就这样 , 慢慢推广到了全国 。
目前 , 我们华古平台有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和小程序 , 大家可以用它按图索骥地导航、打卡、分享图片和资料 。 它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优点 , 一是它非常适合发现你身边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 , 普通市民打开地图 , 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小区或上班地点附近 , 居然就有一些他们很多年以来经常路过 , 但不知道的文保单位 。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希望大家去保护家乡和关注身边的文物 , 更了解我们身边的城市 , 做好本地化的文物普及 。
此外 , 如果你去外地短暂出差 , 可能会有一个半天到一天的空闲时间 , 也可以打开华古 , 看看驻地附近有些什么 , 迅速做一个行程规划 。
文章图片
手机应用上有很详细的古迹介绍
澎湃新闻:《寻迹南京》应该是华古团队推出的第一本书 , 是什么使你们想要做一本书呢?书的内容和手机应用有何区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