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平安夜 , 她邀请朋友来家吃火锅 。 她喜欢这种面对面的交流 , 线下近距离的分享 , “网络社交无法替代现实社交 , 网络上你可以迟疑回复 , 现实生活中的交流需要察言观色 , 人们的反应都是即时的 。 ”
在去实验室路上 , 她单纯地走路而非将目光时刻聚焦在手机上 。 她更加关注头顶的天空、沿途的风景、周边一颗颗长得茂盛的树 , 那种感觉像是儿时熟悉的时光 , 需要自己寻找乐趣度过空白时间 。 她捡了一些树枝回家插在瓶子里 , 在家里种菜种花 , “我真的在玩 , 不是在手机上玩 。 ”
文章图片
宋宇种的花
“其实我觉得药物和技术之间是有些相似的 。 ”宋宇读博前在一家医院工作过一年 , 她举例道 , 如高血压药物更多缓解症状、调节血压 , 而非治疗根本 。
她觉得技术也是类似 。 人们借游戏逃离现实生活 , 通过看短视频转移注意力 , 试图用技术缓解焦虑或不确定感 。 “但技术很多时候可能治标不治本 , 它并非有何动力让我们开心 , 我们的开心还是需要自己去获得的 , 是一个主动的东西 。 ”
在“不玩手机30天”计划的末尾 , 宋宇在帖子中写下:“我和手机的关系:它是我的工具 , 但它不是我人生的全部 。 ”
【两万人放下手机的试验】(应受访者要求 , 王雁北、宋宇、黎冉、关蕊、许柯为化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