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的故事:地址背后的身份、种族与权力密码( 四 )


文章图片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 [美]马修·德斯蒙德著 , 胡?谆/郑焕升译 ,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8年7月 。
这就是为什么无家可归的人没有特定“外表”的一个原因 。 他们并不总是看起来很脏 , 或者气味很难闻 。 许多人通过做沙发客、使用加油站的卫生间洗澡、在自助洗衣店投币洗衣服等方式来假装是有住所的人 。 他们在图书馆和火车站而不是在街上度过他们的日子 , 并且尽可能与其他无家可归的人保持距离 。 一项针对无家可归儿童的研究表明 , 他们只会从捐款箱里拿出时髦的衣服 , 如果不够时髦 , 他们甚至会拒绝穿冬衣 。 在研究人员记录的一次谈话中 , 一个名叫罗西娜的女孩告诉她的朋友雪莱和琳达 , 她讨厌收容所里那位离她“三张床”远的女孩 。
雪莱:嘘 , 安静点 , 有人会听到的 , 这样人们就会知道我们无家可归 。
罗西娜:我不在乎 。 雪莱:但是我在乎 。
琳达:我也是 。 你应该说你不喜欢住在与你家相隔三栋房子的贾马尔——这样人们就会认为你在说你家附近的一个孩子 。
你可以说你住在相隔三栋房子的地方——但你不能说出那所房子的地址 。 而且没有地址也很难掩饰自己 。 你可以使用朋友或者家庭成员的地址——尽管许多没有家的人没有这种社会支持 。 或者你可以使用收容所的地址——但这些也骗不了雇主 。 “艾拉·格拉索大道?”雇主们问纽黑文的一位求职者 。 “你住那儿?那不是商业区吗?”我知道他们的意思 , 这个求职者对萨拉解释说 。 “但这里是我唯一知道的可以居住的地方 。 然后他们表示耽误了我的时间 。 ”
如果把邮件发送到邮局“存局候领” , 邮政部门将接收并保管寄到你名下的邮件 。 (在许多国家 , 这叫作“留存邮件” , 它可以追溯到邮政服务的早期 。 )罗纳德·克劳福德告诉一位采访人员 , 他喜欢他所收到的垃圾邮件 , 这些邮件是他在纽约总邮局的存局候领窗口领取的 。 “终于有一些东西上面写有我的名字 , 我得到了承认 , 你能理解的 , 所以我有点感激 。 ”但是邮政服务并没有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真正需要的东西——一种让他们看起来不是无家可归的方式 。
莎拉的解决办法是:禁止使用地址 。 或者 , 更确切地说 , 是禁止雇主在提供工作机会之前要求求职者提供地址 。 雇主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求职者——他们到底需要这个地址做什么?简单地把这一行从申请表格去掉就能停止歧视——也许还能给无家可归的人申请的信心 。
没有地址 , 就不能做的事
禁止在申请表上提问地址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 。 1969年 , 多西·努恩被判处无期徒刑 。 12年后获释时 , 他成立了一个组织 , 帮助有犯罪前科的人维权 。 他推动的一项创新是建议雇主“取消勾选框”——即询问申请人是否被判有罪 。 能不能让雇主决定录用之后才问这个问题呢?努恩周游全国推销他的想法 。 当沃尔玛把这个勾选框从它的表格中拿掉时 , 其他的企业——塔吉特、寝浴百货、星巴克——也纷纷效仿 。 13个州已经禁止所有雇主使用这个勾选框 。 现在禁止在最初的申请阶段询问犯罪史的法律 , 覆盖了2亿多美国人居住的地方 。 莎拉对无家可归者采取这种保护方式是有道理的 。 如果雇主不能询问你的地址 , 他们就无法知道你是否无家可归 。 对于一个复杂且代价高昂的问题 , 这是一个简单而直接的答案 。
地址的故事:地址背后的身份、种族与权力密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