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当代人 , 我们对于地址的存在早已司空见惯 , 却对地址的来历知之甚少 。 《地址的故事》追溯了世界各地的街道名称起源 , 揭示出街道的命名从来不只是为了标记住址 , 更代表着命名的权力 , 塑造历史的权力 , 以及决定谁重要或者谁不重要的权力 。
地址究竟有什么用?它又为何重要?身为当代人 , 我们对于地址的存在早已司空见惯 , 却对地址的来历知之甚少 。 戴尔德丽·马斯克在《地址的故事》一书中追溯了世界各地的街道名称起源 , 为我们揭示出隐藏在地址背后有关身份、种族、财富与权力的复杂故事 。
从纽约曼哈顿寸土寸金的门牌号 , 到柏林街头的纳粹街道名称 , 从以数字编号街道的费城 , 到没有地址就没有身份的加尔各答 , 街道的命名从来不只是为了标记住址 , 更代表着命名的权力 , 塑造历史的权力 , 决定谁重要或者谁不重要的权力 。 正如马斯克在书中所言:“我们曾认为街道地址纯粹是一种功能工具 , 是一种管理工具 , 但它们实际上讲述了几个世纪以来权力是如何转移和延伸的 。 ”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地址的故事:地址簿里隐藏的身份、种族、财富与权力密码》中的“无家可归:没有地址你该如何生活?”一章 , 较原文略有删减 , 小标题为摘编者所拟 。 作者在本章中探讨了地址对于无家可归者为何重要 。 拥有一个地址 , 意味着编造一个有家的故事 , 而这可能是无家可归者获得家的第一步 。
《地址的故事:地址簿里隐藏的身份、种族、财富与权力密码》 , [美] 戴尔德丽·马斯克著 , 徐萍/谭新木译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22年1月 。
原作者 | [美] 戴尔德丽·马斯克
摘编 | 青青子
关于无家可归者的许多假设都是错误的
和曼哈顿一样 , 纽黑文也是一座网格状城市 。 由逃避迫害的清教徒建立的新殖民地不是按照费城的样式建立的 , 而是仿照《圣经·民数记》中的第35章1-6节所描述的利未人的理想之城而建立的 。 清教徒按照《以西结书》第45章第2节所描述的尺寸整齐地把街道布置成四乘四的网格 , 其中的议会厅模仿了《出埃及记》第26章的描述 。 网格中间的街区变成了纽黑文绿地公园 , 一个供人礼拜和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 , 在那里 , 推翻了运奴船阿米斯塔德号的俘虏们 , 也会被带到这里放风 。
清教徒设计绿地还有一个目的——容纳在基督再度降临时可以得救的人 。 (他们认为 , 约有14.4万人 , 大约相当于代顿或帕萨迪纳的人口 。 )如今 , 这块绿地有时让人觉得 , 它能容纳的人数大约就是这座后工业时代城市留下的无家可归者的数量 。 无论哪一天 , 在耶鲁大学哥特式建筑的阴影下 , 无家可归的人都把这片绿地当做他们消磨时光的地方 。
正是在清教徒来到这里近四百年后 , 耶鲁大学法学院一年级学生莎拉·戈拉贝克·戈德曼在这里寻找无家可归的人与之交谈 。 在不久前的暴风雪期间 , 她在星巴克有过一次令人震惊的经历 。 星巴克就像其他大学城的咖啡馆一样 , 在考试的时候 , 挤满了蜷缩在笔记本电脑和课本上的学生 , 他们整个下午都在喝同样的拿铁 。 莎拉在准备学校的合同法科目考试 , 她的案例书摊开在桌子上 。 暴风雪中走来了一位白色卷发、塑料袋塞得满满当当的女士 。 她坐下来 , 没有买饮料 。 莎拉抬头一看 , 一名警察开始大喊大叫让该女子离开;当莎拉跑过去准备给她买杯咖啡来让她可以继续坐在座位的时候 , 该女子逃跑了 。 警官冲着跑出门追赶的莎拉喊道:“耶鲁的学生不明白 。 ”那个女人消失在茫茫大雪中 , 莎拉没有找到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