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让年轻人实现厨房自由( 二 )


事实上 , 由于预制菜的产品界限比较模糊 , 越来越多的品类被归入预制菜领域 , 无论是相关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很难说清楚到底什么是预制菜 。
长期来看 , 在消费升级加快以及冷链物流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 , 中国预制菜行业蓝海已经显现 , 正迅速发展成为千亿级的巨量市场 。
2022年1月15日 , 市民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年货市场定制“预制菜” 。 (图/视觉中国)
轻烹饪 , 不仅是年轻人需要的生活方式 , 也是中年人的爱
预制菜、半成品菜都已经趋于成熟 , 大多预制菜品牌由最初主打的“全家宴”延伸至年轻人的“一人食” 。
当我们开始以为预制菜是为年轻人服务的时候 , 叮叮懒人菜合伙人林郑焕却说:“有三类人不爱预制菜 , 不做饭的人、不常买菜的人、没有小孩的人 。 预制菜只是给人们解决了问题 。 ”
普通人做饭 , 从买菜、洗菜、切菜到炒菜 , 最后饭菜上桌 , 全过程至少要耗时三个小时 。
有了预制菜以后 , 不管是餐厅还是年轻消费者 , 做饭的方式都不一样了 。
“炒菜十分钟 , 洗切半小时”的时代已经过去 , “轻烹饪”就是当下最硬的生活态度 。
陈泽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企业行政人员 , 她经常在手机上下单购买半成品类的预制菜 。
以前 , 她家里是年轻人买菜、老人家做饭的模式 。
打开“朴朴超市”的App , 这种半成品类预制菜叫做“快手菜” 。
切好的土豆丝、莴笋片被整齐放入真空袋 , 拿回家只需下锅炒熟就行 。
鸡、玉米、红萝卜、淮山等搭配好的汤料包 , 只需倒进锅里加水煮开 , 就能做出一锅合格的广东汤 。
陈泽说:“再不擅长厨艺的我 , 也能通过预制菜做出看起来还不错的菜品 。
现在下班也不用等着老人家做饭了 , 我自己就能搞定 。 ”
随着预制菜的普及 , 不只是年轻人 , 老年人也开始尝到了轻烹饪的甜头 。
毕竟中国人的传统餐饮习惯是 , 偏好新鲜食材、营养均衡 , 且要亲自下厨 。
老年人居家做饭的时间一长 , 也会感到疲惫 。
与其每天把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花在做饭上 , 不如去做点老年人爱做的事 。
陈泽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 , 我们90后一代的宝妈们 , 已经‘肉眼可见’地越来越不爱做饭了 。
打开冰箱看看 , 谁家没囤着几个预制菜呢?就连家里老人也开始爱上预制菜 。
他们发现预制菜并没有想象的‘难吃’和‘不新鲜’ , 而且不出半小时就能做出一桌丰盛的菜 。
何况老人家不太能接受外卖 , 这比外卖更香 , 也更有生活气息 。 ”
即便有了外卖、餐厅等现代餐饮业态 , 预制菜还是火了起来 。
可见这届年轻人 , 与其说他们吃外卖是因为“懒” , 不如说他们更需要在“想下厨房但没时间”“想吃好的但怕麻烦”之间 , 寻求一个平衡 。 而预制菜之所以引发“轻烹饪”的风潮 , 就是因为做到了这样的平衡 。
“就算不忙 , 年轻人也不想做饭”
再怎么加班 , 也不妨碍年轻人追求“做饭自由” 。
如果仅仅是因为“工作忙 , 没时间” , 那么预制菜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 但预制菜能火 , 缘由并不限于此 。
盒马3R商品中心采购总监张千说:“从盒马的数据来看 , 一线城市目前成交额最大 , 我们可以把原因归咎于一线城市工作更繁忙 。
但后来我们发现二三线城市预制菜的销量也不错 , 也就是说 , 年轻人就算不忙 , 也不愿意做菜 。 他们买预制菜是为了简化做菜步骤 , 节省麻烦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