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让年轻人实现厨房自由


预制菜,让年轻人实现厨房自由


文章图片


预制菜,让年轻人实现厨房自由


文章图片


2022年1月7日 , 四川成都 。 市民在超市门店选购“年夜饭”预制菜 。 (图/IC)
刚刚过去的冬奥会让预制菜再次走到了聚光灯下 。
菜色、口味各异的预制菜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翻炒下变成美味佳肴 , 引来各国运动员和媒体围观 。
大家对于预制菜的认知也不断被刷新 。
过年前 , 周旭在网上为家里的年夜饭订购了一份价格688元的盆菜 。
盆菜的上层放置了大虾、鲍鱼、扇贝、海参、花胶、鸡等 , 最下层则用莲藕、支竹、萝卜、发菜等蔬菜垫底 , 底层蔬菜浸透吸满了上层食材的汤汁 。
盆菜里的所有食材需经过煎、炸、 烧、煮、焖、卤等工序后 , 再层层装盆 , 周旭只需简单加热就可以吃了 。
周旭买的盆菜就是预制菜的一种 。
在前不久天猫公布的十大新年货数据中 , 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6倍 , 成为2022年最时髦的年货之一 。
周旭说:“如果有什么魔法能让厨房小白一夜之间从新东方毕业 , 那就是预制菜的说明书 。 ”
2022年2月26日,北 京。超 市 的 预 制 菜 销 售 区。 ( 图 / 视 觉 中 国 )
2022年1月27日 , 石家庄 。 厨师正在进行预制菜的制作 。 (图/视觉中国)
在中国 , 万物皆可做成预制菜
虽然预制菜在网络上是半个“新晋网红”了 , 但它线下的名声是真不太好 。
去菜市场逛一圈 , 100个人里有98个人压根没听过预制菜 。 但如果你问他们有没有吃过酸菜鱼、宫保鸡丁、狮子头 , 十有八九都点头 。
从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鱼香肉丝、八宝饭等家常菜 , 到几十元的东坡肉、狮子头等家宴佳肴 , 还有几百元的花胶鸡、佛跳墙等滋补名菜 , 都有预制菜的一席之地 。 现在 , 连广告打得很猛的自嗨锅 , 也推出了大盆菜、大硬菜、酱卤肉等预制菜产品 。
从事冷冻食品行业的麦克王说:“现在越来越分不清什么是预制菜了 , 有些菜品人们甚至察觉不到那是预制菜 。
这就是预制菜的成功 。 在中国 , 万物皆可做成预制菜 。 ”
一般来说 , 预制菜是指已经在工厂洗好、切好、搭配好甚至已经做好了的菜式 , 采取冷冻或真空包装保存 , 消费者购买回来后只需加热就能食用 。 相比现切现炒 , 预制菜可以让餐厅的上菜速度和销量提高10倍以上 。
在零售行业 , 人们对预制菜这个品类有个专业用词叫“3R” (ready to cook ready to heat ready to eat) , 就是即煮、即热、即食 。 简单来说 , 它就是“回家热一下就可以吃”或“通过简单烹饪就可以吃”的食品 。
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 。 20世纪60年代 , 各种类型的预制菜开始实现商业化经营 , 70年代末 , 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 , 预制菜在日本迎来了快速增长 。
在日本 , 预制菜又被称为“料理包” , 受到妈妈们的欢迎 , 因为只需简单料理就能做成一个便当 。
红遍美国、日本的预制菜 , 也开始火到了中国 。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预制菜品牌百强榜》显示 , 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5156亿元 。
预制菜C端用户中超过八成用户年龄位于22—40岁 , 近六成为女性用户 。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 青年是预制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 顾客已经形成每周购买预制菜产品的习惯 , 发展潜力巨大 。 包括罐头食品、速食食品、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品类 , 都被艾媒咨询纳入了预制菜的名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