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 , 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 。 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 , 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 , 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 。 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 , 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 。 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 , 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 , 值得一试 。
汤团越软、滑越好 , 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 。 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 。 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 , 要用“水磨粉” 。 就是说 , 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 , 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 , 而且最好用石磨磨 。 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 , 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 。 可见 , 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 , 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
-------------------------------------------------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 , 名叫“元宵” , 长年幽于宫中 , 思念父母 , 终日以泪洗面 。 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 , 于是对汉武帝谎称 , 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 , 要逃过动难 , 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 ,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 武帝准凑 , “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 。 此后 , 便形成了元宵节 。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 , 说法颇多 , 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 。 史载汉武帝的时候 , 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 。 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 , 地位在五帝之上 , 并有恩于汉帝 , 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 。 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
元宵又叫汤圆 , 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 , 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 , 无馅两种 。 无馅的个小 , 味甜 , 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 , 又称“珍珠汤圆” , 有馅的个大 , 状如核桃 。 北方元宵多为甜馅 , 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 , 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 , 尤以宁波汤圆 , 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 。 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
同渊源所致 。
北京做的元宵 , 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 。 我见过机
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 。 先是拌馅料 , 和匀后摊成
大圆薄片 , 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 。
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 , 倒上江米
(南方叫糯米)粉 , 机器就“筛”起来了 。 随着
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 , 江米也沾到馅料表
面形成了元宵 。 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
是干的 , 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
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
完全不同 , 倒有点儿像包饺子 。 先把糯米粉加水
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 , 放置几小时让
它“醒”透 。 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