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炎热到极点, 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
立秋:暑去凉来, 秋天开始 。 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 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 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 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 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 从这一天后, 北半球日短夜长 。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 入夜已寒气袭人, 露滴凝冷, 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
立冬:冬是终了, 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 但雪量还小, 次数也不多 。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 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 地面渐有积雪 。
冬至:日影最长, 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 黑夜最长, 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 天气寒冷, 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 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 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 绕完一圈是一年 。
一年分成十二月, 二十四节紧相连 。
按照公历来推算, 每月两气不改变 。
上半年是六、甘一, 下半年逢八、甘三 。
这些就是交节日, 有差不过一两天 。
二十四节有先后, 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 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 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 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 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 大雪冬至迎新年 。
抓紧季节忙生产, 种收及时保丰年 。
立春 斗指东北 。 太阳黄经为315度 。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 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 “阳和起蛰, 品物皆春”, 过了立春,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
雨水 斗指壬 。 太阳黄经为330度 。 这时春风遍吹, 冰雪溶化, 空气湿润, 雨水增多, 所以叫雨水 。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 雨水送肥忙” 。
惊蛰 斗指丁 。 太阳黄经为345度 。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 春雷开妈震响, 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 所以叫惊蛰 。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 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 。 谚语云:“惊蛰过, 暖和和, 蛤蟆老角唱山歌 。 ”“惊蛰一犁土, 春分地气通 。 ”“惊蛰没到雷先鸣, 大雨似蛟龙 。 ”
春分 斗指壬 。 太阳黄经为0度 。 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 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 所以叫春分 。 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 北半球昼长夜短 。 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 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 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 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 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 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 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 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
清明 斗指丁 。 太阳黄经为15度 。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 草木始发新枝芽, 万能物开始生长, 农民忙于春耕春种 。 从前, 在清明节这一天, 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 还到郊外踏青, 祭扫坟墓, 这是古老的习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