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在海外疯狂购物,坐拥“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却源源不断去国外挥金如土,这一现象刺痛了中国人的神经 。 今日,国务院发文,开展本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 。 若日后本土产品能满足消费者要求,将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现象 。
4月20日消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6〕18号) 。 据获悉,《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在“培育质量和品牌竞争新优势”相关的方针政策中,明确指出“加强对跨境网络交易中邮递、快件渠道的监管,严厉打击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中邮递、快递渠道实施的走私违法活动和通过‘蚂蚁搬家’等方式进出口侵权假冒商品的违法行为 。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4月8日跨境电商新政(税改+正面清单)的正式实施,实际上是国家加强了对跨境保税模式的监管,从税收以及商品检验检疫等方面都使得行业更加规划化、合法化,不少人预测这一变动带来的影响之一是很多此前走跨境保税模式的产品可能会回到邮关 。 “但国家政策的方向是明确的,在加强跨境保税模式监管的同时,也必然会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防范和打击‘灰色海淘’ 。 ”
该业内人士指出,政策的核心要点是希望从业者走正规的跨境“三单对碰”,而非利用适用于个人非商业行为的邮件、快件渠道进行“灰色”的商业行为 。 “所以,严打跨境电商的邮件、快件走私行为是早晚的事 。 ”
“但与此同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由于正面清单制度堵住了化妆品、保健品走跨境保税模式的道路,必然迫使这些产品走邮关,而如今要加强对邮关的监管和打击,有可能会促使这些品类的消费回流到境外 。 ”该业内人士告诉亿邦动力网,两种模式的相应政策对化妆品、保健品都是极大的打击,但未来具体情况还要看相关机构如何执行,“可以预料的结果是,这些品类做跨境电商的成本提高、操作难度加大,迫使企业提高效率、寻找新途径,也不排除政策严控使得化妆品没法做了 。 ”
据悉,《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从增强质量和品牌提升的动力、优化质量和品牌提升的环境、培育质量和品牌竞争新优势、夯实质量和品牌提升的基础、实施质量和品牌提升工程五大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其中多次提及跨境电商相关的问题 。
小编将其提炼如下:
1、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突出抓好输非商品、输中东商品、跨境电商产品质量提升 。 实施出口食品竞争力提升工程 。
2、开展涉假重点区域和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 强化国际警务交流合作,严厉打击跨国、跨境制假售假犯罪 。
3、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加快通关速度 。 创新服务外包检验监管模式,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所需的进出口工业产品提供通关便利 。 加快培育新型贸易方式,做好对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扶持 。
4、加强对跨境网络交易中邮递、快件渠道的监管,严厉打击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中邮递、快递渠道实施的走私违法活动和通过“蚂蚁搬家”等方式进出口侵权假冒商品的违法行为 。
【应对国人海外“买买买” 国务院发文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