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获2轮融资的三节课,想做中国版「Udemy」的底气来自哪里?( 三 )


对于之前更偏重于个人视角的三节课来说, 虽然希望通过为年轻人提供课程以实现更好工作机会和升职加薪, 但一个现实问题是, 就业和培训之间存在很大的变量, “毕竟用户不是在三节课培训之后, 就一定能找到工作, 而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之后我们发现, 这中间的BUG就几乎不能修复 。 这个矛盾进而影响到品牌、口碑、复购 。 所以三节课下定决心要从C端为主B端为辅, 全面转型到B端 。 从这一年的效果来看, 数据很好, 尤其是复购和留存度都非常高 。 ”
而从内容方面来看, 在整个市场里, 可以把同类型的课程分为严肃和非严肃内容 。 非严肃内容包括职业兴趣、爱好、通识类内容, 相比而言娱乐性比较重 。 无论是原本针对C端用户, 还是现在转型B端, 三节课一直以来是以严肃内容为核心 。
此外, 由于之前自身的沉淀, 三节课已形成了一套课程制作系统, 帮助老师提高课程研发效率 。 这套内容生产的系统, 可以让老师快速、便捷的产出优质课程, 且生产能力甚至可以规模化, 能支撑10、100、1000个老师生产课程, 同时匹配很好的评估手册 。
总体来看, 全面转型B端的三节课, 确实选择了一条困难却正确的道路 。 据后显慧透露, B端的业务延展, 因为客户稳定、复购好, 需求也很明确, 无论是针对企业还是学员, 都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而这也正是三节课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盘 。

连获2轮融资的三节课,想做中国版「Udemy」的底气来自哪里?

文章插图

新职业教育到底新在哪儿?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随着用户、市场以及需求的不断变化, 企业已清晰的认识到, 原本单一的职教模式已不满足如今多元化的课程需求 。 当企业都纷纷提出新职业教育时, 到底“新”在哪儿?
各家看法各不相同, 在三节课团队看来:第一个是内容新 。 新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岗位能力模型变化很快, 要求日新月异, 无论在校大学生还是企业职工, 都需要新内容;第二个是模式新 。 不同于过去固定的教学模式, 传统机构在岗位培训、内容层面求“稳”, 而新内容消费是企业需要的全新模式, 也是持续稳定的长期需求, 且付费意愿也更加浓厚 。
内容上, 在三节课的开发课程中, 拓展了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 落实到热门场景的区块链、元宇宙等当下前沿的新技术课程;以抖音、Facebook运营为主的新商业课程以及以时间管理、任务管理、技术团队管理、项目管理为主的新管理课程, 为B端企业提供更多的职业进阶课程需求 。
以如今大火的元宇宙为例, 其实早在半年前三节课就已推出相关课程, 核心就在于三节课提前瞄准了各个行业的头部企业, 前置布局相关内容 。 其中, Roblox作为元宇宙龙头企业, 在不断尝试开辟新赛道的同时, 也给三节课前沿内容课程的开发带来了的参考意义 。
这也是三节课一直坚持的原则:传统管理课程稳定, 但专业类课程内容要“新” 。 “也就是说, 课程开发不能以我为中心, 要以客户为中心 。 多听市场一线的声音才能保证先进性和新鲜度, 其次就是做好品控 。 这也为什么三节课每年能更新2000门以上课程的原因 。 ”后显慧说道 。
而这一逻辑背后, 是三节课一直坚守“用户口碑第一位”的理念, 基于此, 三节课在课程生产模式上, 以客户需求建立起柔性供应链的课程生产平台 。 因为只有用户有需求, 平台能够很快速捕捉, 且进一步开发出来, 才会得到口碑推荐 。 简单来说, 无论供给端的师资教研、前沿课程研发还是需求端的客户、学员, 三节课更像是一个连接器, 连接供给端与客户需求, 把需求变成课程, 老师开发对应课程, 从而实现彼此价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