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一定要先行 , 这次的集资款将全部给到药械研发团队 。 这样 , 基于我们自有的研发基础 , 进一步去引领市场往前走 。
2008年9月18日 , 我们上市路演那一天 , 正值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 我们的保荐人、中介机构都来了 , 说现在发肯定不好 , 同一批十几家都宣布暂停IPO , 华熙要不要叫停?我说 , 我们的首要目标不是融资 , 而是为了解决企业现存的三个问题 。 只要能发得出去 , 估值低没关系 。
于是我们在10月3日挂牌上市 。 付完中介费后 , 把钱都投入药械研发团队 , 并且把企业每年挣的钱继续往里投 。 自从2007年以后 , 公司基本上没有大规模地分红 。
一定要在企业发展最好的时候意识到其危机所在 。 今天回过头来看 , 我还是觉得上市这一步走的是对的 , 一个原料公司很难有大的发展 , 没有上市就没有后来的增长 。
3.内部团队互相激发 , 带来第三次技术变革
终端组建了新的研发团队 , 新人员的加入对原先的原料研发团队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 原料团队的内驱力在这个时候被激发出来了 。 在2011年 , 他们有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 , 就是给透明质酸带来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酶切法 。
举个例子解释下酶切法 。 原来的隐形眼镜护理液是不含透明质酸的 , 而是含有一些石油化工提取的润滑剂 。 我们把含有透明质酸的配方研发出来以后 , 首先找了一家美国的大企业 , 希望它能够去做认证 , 以替代原来隐形眼镜护理液里的润滑剂 。
他们的首席科学家经过了一年的各种检测 , 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研发的隐形眼镜护理液比原来的护理液要好得多 , 甚至对于损伤了的眼角膜能起到修复作用 。
2011年的时候 , 他们准备在英国市场进行小规模投放 , 以测试一下市场反应 。
我觉得机会永远给有准备的人 。 那一年也是很奇怪 , 他们刚投放英国市场 , 其原先的产品在亚洲市场、南美洲市场就出了问题 。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
于是他们将原来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全部召回 , 替代成含有透明质酸的隐形眼镜护理液 。
原本那一年我们整个医药级的原料销售量很小 , 因为这件事销售量大幅提升 , 并且现在市场上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基本上没有不含透明质酸的了 。
2012年 , 华熙拿到了第一个三类医疗器械的终端产品 , 即用于医美的填充剂;随后是在2013年在眼科、2014年在骨科方面取得终端产品突破 。 如果说原料代表了华熙生物的深度 , 那么药械就代表了华熙生物的高度 。
做实体产业 , 要想公司长久持续健康地往前发展 , 要找到自己第一性的核心竞争力 , 持续不断地将其夯实 , 才可能有二次曲线的出现 。

文章插图
分形创新
利用组织力量赋能业务团队
1.从港股退市 , 再次升级组织架构
上市第四年公司又遇到了新问题 。
由于我们是国内第一个拿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 , 资本市场将此解读为我们公司的二次转型 , 把我们定义为一家医美公司 。 但其实我们不是转型 , 而是战略升级 , 我们的核心能力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 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的公司 , 而不是一家产品公司 。
除了市场认知出现问题 , 我们的人员理解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 因为药械端和B2B的业务是完全不同的 , 所以我们在组织架构的升级上做了大幅调整 , 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团队来做药械 。 而这个新团队一进公司所看到的就是针对医美产品的大量投入 , 内部人员理解上的问题也产生了 。
- 新型化妆品电商企业梅晔生物获数亿元B轮融资
- 36氪首发|突破全分子量玻尿酸Gaussian HA研发,「梅晔生物」获数亿元B轮融资
- 万达的董事长是谁 万达董事长是谁
- 火星上的房屋?这种奇怪的生物材料 未来 或许可以用上?
- 生物学中的异化作用是什么意思?
- 广州麦丽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 首家“三地上市”生物科技龙头来了,百济神州科创板IPO拟发行1.15亿股,下周一初步询价
- 教授拒绝挽留,辞任独董,上市公司董事长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 广州飞莉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 又一顶尖学者全职归国:43岁生物学家张鑫加盟西湖大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