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是如何一夜崩塌的? 胡雪岩当学徒继承钱庄( 四 )


双方进入了“技术对决”的阶段 。
技术对决,湘军是不怵的 。
太平军的土攻技术,早年就是在湘南成熟起来的,现在在湘军面前玩这个,哪里能得到便宜呢?
你挖地道,湘军对着挖 。
挖通了以后,要么灌溉淤水,要么摧毁地道 。
不但如此,有时候地道没有连上,湘军“一不小心”挖到了太平军的营地,也反击太平军 。
西路,湘军发挥水师优势,以舢板守住双闸,牢牢掌握主动,粉碎太平军决水企图 。
如此,形势对湘军越发有利了 。
退兵此时,外围湘军中,一部分湘军摆脱了太平军的阻击,抵达天京外围 。
11月21日,曾国荃见兵力稍厚,立刻对太平军最薄弱的西线发起反击 。
西线太平军不能抵挡,被迫退军 。
形势逆转,李秀成被迫退兵 。
总结此战,打了足足46天 。
曾国荃本是孤军深入,又为大疫所伤,天灾人祸,难免一败 。
可是,绝对优势的太平军就是奈何不了曾国荃!
其原因有3:
1、前敌指挥官李秀成不擅硬仗 。
李秀成素来善于打巧仗 。
此前的作战中,李秀成或“围魏救赵”,或千里奔袭,或极力攻心,用兵巧妙,构思缜密,可谓良将 。
不过,李秀成一直不太擅长打硬仗,也不喜欢打硬仗 。
此战中,太平军前期的硬攻已经使湘军陷入极端窘迫,正是所谓“我们困难,敌人更困难”的时刻 。
但每每在这个关口,李秀成放缓攻势,改打“巧仗”,使曾国荃屡屡挺过最危险的时刻 。
2、战斗意志!
此战,曾国荃3万人,伤亡5000余人,曾国荃受伤,多位将官战死;太平军20余万人,伤亡不过万人,没有知名将官伤亡 。
这说明:湘军是真的决死一战了,而太平军各部有保存实力,不肯死战的嫌疑 。
这也难怪:太平军几次出现绝佳机会,但总是差一口气!
3、太平天国的系统性失败 。
此战,曾国荃虽系孤军,但后有长江水师支持补给,外围湘军虽受牵制,但一有机会,就几百、几千的前来增援,使曾国荃危而不败 。
反观太平天国 。势力虽大,却一盘散沙 。
洪秀全、李秀成的争执,使太平军3、4个月才来打,错失机会 。
战前,洪仁达、洪仁发贪财,使天京囤粮计划受阻,太平军在天京的粮草、物资紧张,虽然“主场作战”,却缺粮少衣 。
而外围的陈坤书,更是没有全力阻援,使芜湖湘军源源不断支援曾国荃 。
这就是系统性差距!
清军方面,自江南大营被攻破后,大清将平叛指挥权悉数交给曾国藩 。
而太平天国方面,已经在不断的滥封、滥用后,成了一盘散沙!
如此,兵虽多,怎么能胜呢?
此后,太平天国又想出多种方式,企图扭转形势 。
只是,这样有利的状况都无法解围,哪里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扭转乾坤呢?
太平天国的灭亡,已不可能避免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