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在得知刘半农的想法后,认为用“她”和“他”并列是极好的,便在自己翻译的《改革》一文的小序中将刘半农的构想公布于世 。
文章中周作人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不同看法:他认为日本用“彼女”来和“彼”对立也是近代刚创造出来的,起初用起来别扭,慢慢的大家也都习惯了 。现在女加一个也的“她”印刷体中还不存在,姑且就用他下面加个女,也就是用“他女”来替代 。
为此周作人还付出了不少实际行动,他在《新青年》杂志上翻译列夫·托尔斯泰的《空大鼓》、以及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女儿》等多部外国作品时,都采用“他女”来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 。
无论是用“她”还是用“他女”,这两种想法都没有得到胡适的认同,胡适则是主张用“那女”作为女性称呼,他也在翻译莫泊桑的小说《弑父之儿》时,采用了“那女” 。
此时,鲁迅先生还在坚持用“伊”字 。

文章插图
(钱玄同)
胡适提出反对意见后,钱玄同没过几天也致信周作人提出了自己的三点看法:
第一点,“他女”到底是一个读音还是两个字读音,这不是很好,而且日本的“彼女”是那个女人的意思,“他女”在汉语里明显不对;
第二点,造个新字是可以的,但是每次出现新字都要造对印刷来说太麻烦,而且汉字要限制并废除(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再造新字岂不是多此一举;
第三点,汉字不够用就直接用英文的“she” 。
本来周作人是支持刘半农用“她”字的,因为印刷困难才用“他女”,被钱玄同这么一说他又立场不坚定了,最后和钱玄同一拍即合还是用“伊”指女性 。
不过刘半农并没有为此放弃己见,所以文章开篇的那首《教我如何不想她》也在一片争议中应运而生 。

文章插图
(《教我如何不想她》全文)
该诗歌凭借脍炙人口的旋律将“她”这一字推广开来,后来更是被语言学家赵元任谱成了乐曲,收入在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中,成为激励海外游子眷恋祖国情怀的代表作 。
但“她”在流传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仅引来了争议,还给刘半农惹来了大麻烦 。
二、“她”的争议其实在《教我如何不想她》诞生之前,已经有不少青年作家欣然接受了“她”字,并用于创作当中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康白情的《社会》,他在《社会》中将女主人公称作“她”,“她” 是一个内心活跃但在封建社会礼俗的束缚下无法表达内心的妇女 。
除此之外,王统照也在《曙光》杂志上发表了《她为什么死?》一文,更是直接将“她”放在了文章标题上,来讲述包办婚姻下一个叫慧如的山东女子的悲剧生活 。
后来,俞平伯在赴英留学前夕,写下诗歌《别她》,用“她”指代祖国 。
可见,虽然鲁迅、周作人、胡适、钱玄同等大家尚未认可“她”的时候,“她”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已经很大了 。

文章插图
(刘半农)
鲁迅先生在1934年的《忆刘半农君》中曾写到:“但那是10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所以的确是大仗 。”
- 沙发不兴了!年轻人流行这么装,整洁美观,小巧轻便省空间
- 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才可发生月经初潮,节食减肥会影响月经吗
- 蒸红薯很甜可是为什么吃蒸红薯不会发胖真的吗
- 河南省发文推动洛阳与平顶山、三门峡、济源一体化,您怎么看?
- 皮肤角质层薄泛红发烫容易敏感,面部皮肤敏感如何改善
- 杭州杀妻案,凶犯的镇定让人头皮发麻!难道不是diyi次作案
- 儿子15个月才10公斤,爱发脾气,睡觉趴着睡是脾胃虚弱吗?
- 大专去当兵跟定向士官哪个更适合发展?
- 快手发布其他平台信息的专项治理公告
- 空包代发网哪个安全?发空包要注意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