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内省 , 首先是对道德规范的思索、领悟 , 使对道德规范的知性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只有具备“好之”“乐之”的道德情感 , 才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 , 履行道德义务 。其次 , 内省是对道德意识的自我检查、自我监督以改过迁善 。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传不习乎 。”要求每天多次检查自己的道德行为 。孔子则提出要“内自讼” , 经常以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以他人作参照 , “见贤思齐 , 见不贤而内自省” 。通过内省 , 不断完善人格 , 做到“知明而行无过” 。
内省的根本目的在于启发向善的自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 人性中都有善的萌芽 ,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 都是人性中固有的 , 而“恻隐之心 ,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 智之端也” 。要通过自省 , 使这些善的萌芽“扩而充之” , 树立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识 。在这方面 , 传统伦理特别强调“知耻”和“慎独” 。
知耻 , 就是对自身违反道德规范的言行产生的一种愧疚感 。《曾子·制言上》说:“君子不贵兴道之士 , 而贵有耻之士 。”道德教育就是要在内心培养出这样一种知耻的道德意识 。孔子以“内省不疚”为君子 。子贡曾问孔子 , 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作“士”?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 , 使于四方 , 不辱君命 , 可谓士矣 。”“行己” , 是行己之道 , 这是积极有为的方面;而“有耻” , 则是对“行己”的一个限制 , 使行己之道不逾越道德规范 , “若有不善 , 耻而不为” 。这种知耻意识对个人行为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 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 。耻辱感的产生有两个原因 。一是受他人的侮辱而生 , 或者由于有某种不符合身份的举动 , 在公众面前产生愧疚 , 即俗话说的丢了“面子” 。一种是内心对错误行为的审视 , 是基于道德责任感而产生的 。前者是一种荣誉感 , 是感到自己社会地位的某种下降而引起的 。它受外部环境的约束 , 如果脱离这种约束 , 走出公众视野 , 往往就不会产生 。后者是一种责任感 , 是一种道德自律精神 , 是自我约束 。传统伦理更强调的是后一种“知耻” 。与此相应的便是“慎独”的要求 。
《礼记·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 莫显乎微 , 故君子慎独也 。”在旁人闻见之所不及的隐微之处 , 独处之时 , 失去了社会的监督约束 , 最容易放松道德要求 , 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动 , 这是考验道德修养的着力之处 。有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识才能“慎独” , 也只有“慎独” , 才能培养出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识 。古人重视慎独 , 出现了许多操守高尚的人物 。东汉人杨震 , 少时好学 , 博览群书 , 穷究义理 , 因他是陕西华阴人 , 诸儒称他为“关西孔子” 。他以教书为生20余年 , 不接受州郡官府的征召 。大家认为杨震已经年岁大了 , 而他修身好学之志却更加坚定 。后来大将军邓骘荐举他为“茂才” , 逐渐升至荆州刺史 , 又调任东莱太守 。在赴东莱太守任途中 , 路经山东昌邑县 , 他以前推荐为“茂才”的王密当时正任昌邑县县令 。深夜 , 王密前来拜访杨震 , 怀揣10斤金想送给他 。杨震说:“故人了解你 , 你却不了解故人 , 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 , 何谓无知!”王密听后羞愧而去 。杨震公正廉洁 , 两袖清风 , 子孙经常吃蔬菜 , 出门步行 。有些老朋友劝他为子孙置些产业 , 杨震不肯 , 说:“使后世称他们为清官的子孙 , 把这个名声留给他们 , 不也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吗?”
- 李清照清平乐诗歌鉴赏 清平乐李清照翻译
- 找个荒岛体验三个月荒岛求生,只能带1000元以内的装备,带什么装备最有用?
- 以元宵节为主题如何写出意境更美的小诗?
- 描写长江三峡的诗句 三峡的古诗句有哪些
- IBM宣布以340亿美元收购Red Hat,对此你怎么看?
- 泪奔!徐州10年房价涨幅曝光!最高涨了14951元/㎡ 徐州中铁未来城房价走势
- 关于中元节的古诗词名句 中元节诗句有哪些
- 送严士元送字赏析 送严士元原文及翻译
- 饿了么一分钟免单活动怎么玩「饿了么一元会员活动」
-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赏析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