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都看花了;美妙的音乐,使人的听觉都失聪了;丰美的食物,使人的口味都伤损了;驰马打猎,使人的精神极度放纵;珍贵物品,使人欲行不轨 。所以圣人只求温饱而不求耳目享受 。因此要去掉耳目享受而只求不至于饥饿就行了 。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
译文:
受宠惊喜而受辱慌恐,这是把灾祸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 。什么叫做受到宠辱好像受到惊吓呢?因为人们把受宠看得很尊贵,把受辱看得很卑贱 。所以得到这些好像受到惊吓,失去这些也大都感到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为什么会把灾祸看得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呢?我之所以有灾祸,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灾祸呢?所以只有那些看重自身的人,才会看重天下人的生命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只有那些爱惜自身的人,才会爱惜天下人的生命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搏之不得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
译文:
看它又看不见,这叫做无形;听它又听不到,这叫做无声;摸它又摸不着,这叫做无体 。这三种特性都是无法进一步追究考察的,它们混合于一体 。它的上面显不出明亮,它的下面也显不出阴暗,他无形无影难以捕捉,可以说它不是一个物体 。这可以把它叫做没有形状的形态、没有形体的形象 。它可以说是迷离恍惚、无法说透的,面对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前头,尾随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面 。掌握了亘古已有的规律,就可以凭借它来驾驭、把握现在的一切事物,就能够了解远古时代的情形 。以上所讲的就是关于规律的主要情况 。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译文:
古代那些懂得循道而行的人,其思想细致入微、深邃博大,深刻得难以形容 。正因为他们难以被形容,所以只能这样牵强地对其进行描述:他们办事反复斟酌,就像寒冬要赤足过河;谨小慎微,就像在意四邻的窥视;它们举止庄重,就像一位作客之人;达理而不执迷,就像将要融化的冰块;朴实诚恳,就像未经雕琢的原木;胸襟开阔,就像那深山的旷谷;随和宽容,就像那容纳浊流的河水 。谁能够使自己像容纳浊流的河水那样呢?世人总是要让浊水平静下来使之慢慢变得清澈;谁又能够永远处于安定清净的状态呢?世人又总是要搅乱清净,使得各种急功近利的欲望得以产生 。奉行道的人,办事总会避免过度 。正因为能够适可而止,所以能够有所宽容,而不去强求无法达到的成功 。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
- 周本纪原文注释及翻译 史记周本纪原文及翻译
- 婴儿经常吐奶怎么回事 婴儿吐奶是怎么回事以及处理方法
- 关于劝学全文鉴赏 孙权劝学的主旨句
- 梵天寺木塔全文解析 梵天寺木塔翻译及原文
- 西施咏全文赏析 西施咏王维古诗词
- 西塞山怀古全文翻译 西塞山怀古注音版古诗
- 无题全文解析 无题唐李商隐的古诗
- 爱莲说全文解析 爱莲说原文拼音版朗读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逐句赏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及翻译
- 寿阳曲江天暮雪阅读答案 寿阳曲江天暮雪翻译及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