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原文注音版本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拼音( 六 )


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第三层意识(真正的“人”)很像是个“昏君”,属于“你们做什么,我都准了”那样的“昏君”,除了无限的附和,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做,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 。
只有经过“心智系统转换”的训练以后,第一、二层意识的作用被弱化了,第三层意识才能意识到自己,并在心智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
第三层意识与潜意识相结合,就组成了第二套心智系统 。不经过心智系统转换的训练,一般人都不会自主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 。
不少有天赋的人,在特定的天赋范围内,也会不自觉地进入第二套心智系统中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大艺术家、大科学家都属于这类情况 。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凡的天赋才华,但是,年纪一大就不行了 。
原因就是这些天才不懂得自主转换“心智系统”,等到功成名就以后,第一、二层意识的执念强大了,就很难再进第二套心智系统了,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创造力、洞察力,创造力、洞察力是第二套心智系统才有的产物 。
那么,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究竟是一种什么感受?会给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人带来什么呢?
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过不少这样的记载与实践体验,比如,前面提到的庄子的《庖丁解牛》中的“臣以神往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苏洵《心术》中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些都是文字方面的表述 。
而属于实践体验的也有不少,比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的“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韩愈的《答李翊书》中的“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王阳明的《传习录》中的“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以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这些都是练习“心智系统转换”以后的真实体验与效果 。
第二套心智系统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是很神奇的,近乎不可思议,所以,追求第二套心智系统的效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 。但是,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所带来的良性反馈,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可以感受到的 。
比如,情绪反应变得温和了,遇到事情变得冷静了,思考问题时有洞察力了,学习能力提升了,睡眠质量提升了,内心变得平和了,这些良性反馈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过程中,会不断获得 。
【卖油翁原文注音版本 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拼音】假如,我们把“心智系统转换”看作是一次登山,那么,这一路的风景是非常不错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