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一句一译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注释高中( 二 )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nìng)越、徐尚、苏秦、杜赫(hè)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zhěn)、召(shào)滑、楼缓、翟(zhái)景、苏厉、乐(yuè)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bìn)、带佗(tuó)、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译文]在这时,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类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辈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dùn)逃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shǐ)遗镞(zú)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
1、叩关:直攻函谷关; 2、延敌:迎击敌军; 3、亡、遗:丢失的意思;镞:箭头 。
[译文]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 。秦人打开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却躲避逃走不敢入关 。秦人没费一兵一卒,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 。
于是从(zòng)散约解,争割地而赂(lù)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l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
1、赂:贿赂; 2、制其弊:利用六国的困弊; 3、橹:盾牌; 4、因利乘便:凭借有利条件,利用便利形势; 5、服:臣服; 6、人朝:到秦国朝见 。
[译文]因此,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秦有充足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 。秦国凭借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 。
施(yì)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lǚ)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chī)天下,威振四海 。
1、施及:延续到; 2、孝文王:秦昭襄王之子,即位后3天死去; 3、庄襄王:孝文王之子,在位三年就死去; 4、享国:享有国家权力,即在位的意思; 5、六世:指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等六代,一代为一世; 6、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7、振:挥动;策:马鞭;御:驾驭; 8、二周:指东周末年周王朝分为两个小封国,即东周君(都洛阳)和西周君(都巩县); 9、六合:天地和四方称六合,代指天下; 10、敲扑:古代鞭打犯人的刑具,短曰敲(木杖),长曰扑 。
[译文]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到秦始皇的时候,发扬以前六代积累下来的功业,高举长鞭来驾驭天下,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全部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fān)篱(lí),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1、百越:又称百粤,是当时散居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各个越族部落的总称; 2、桂林:郡名,今广西北部;象郡:郡名,在今广东西南部和广西南部及西部地区; 3、委命:把性命交出去; 4、蒙恬:秦始皇时的主要将领; 5、藩篱:篱笆,代指边境 。
[译文]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 。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匈奴的战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