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五 )


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文章插图
近年随着歼-10改型不断,我们在2018年航展时曾看到配备矢量推进的新发动机,不论是用于验证还是已经同部开始打造对于国产发动机来说都是好事 。歼-10C新批次也开始用上了WS-10“太行”发动机,和歼-16、歼-11B现在完全一致,WS-10B发动机最大推力比AL31FN提高16%,燃油使用效率也更高有助于航程增加 。
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文章插图
回到歼-20刚开始用的也是俄制AL-31F发动机,这是不可避免的发动机的研制绝对考验科研实力,虽然航空工业进步神速,但也集中在航电、气动设计等 。
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文章插图
随后歼-20也测试了WS-10发动机,作为国产主力三代机的动力标配,歼-20过渡期进行测试验证也未尝不可 。但更大的机体以及更大的航程需要,WS-15才是它的最终目标 。
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文章插图
歼-20的最终目标是换装WS-15发动机,最大推力达121千牛,加力推力181千牛 。作为隐形四代机除了隐身、信息感知、远程截击之外,更重要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在考验它 。因此未来WS-15发动机的配套,才是实现歼-20最大性能的保障 。
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文章插图
【独立视角】有不少国产航发 。但歼20用的还是俄罗斯的AЛ31Ф
国产航空发动机几乎都是苏联、俄罗斯血统的,除了斯贝发动机和涡扇10A 。
由于建国初期西方对华的军事技术封锁,中国也只有苏联这一条航空技术引进之路 。因此,随着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的引进和国产化,其发动机BK1Ф、РД9、P11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中国,成为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的仿制对象,仿制成品分别为涡喷5、涡喷6、涡喷7 。不过好景不长,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这个发动机技术来源也被切断 。随后中国开始自立更生,改进上述苏式发动机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涡喷7,在攻克了空心涡轮叶片制造难题后,诞生了涡喷7甲发动机,中间推力和加力推力分别比原准机P11提高了500公斤和350公斤 。应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
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文章插图
航空发动机行业这种成套引进、仿制的做法在创业初期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长期积淀后便产生了严重弊病,养成了重制造,轻研制的陋习 。对于需要花大价钱的发动机试验设施往往是锱铢必较,而对于引进国外发动机技术却舍得一掷千金 。在斯贝MK202发动机问题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引进斯贝MK202发动机技术、成品、生产线及相关建设投入了5亿英镑,而沈阳发动机技术研究所(606所)在20年间得到的研制经费才总计1.2亿人民币 。花了高昂代价把斯贝发动机引进后又没有很好的消化吸收:国内发现其高空高速性能不好,对斯贝失去兴趣,扔了近20年 。等到“飞豹”歼击轰炸机急用的时候,当年买的40多台很快见底,不得不跑到英国求购二手旧发翻新使用 。又费了牛劲解决材料问题才重新上马生产,已经时过境迁20年了,斯贝发动机虽然可靠性很好,但其他性能指标已经落后许多 。生产尚且如此,改进就更谈不上了 。在四川624所1965年开始建设的国内首个发动机高空试车台30年后才竣工,建设周期之长创下世界纪录 。所以,在世界航空强国们依托高空试车台等先进试验设施如火如荼般开展新式发动机研制的时候,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还在黑暗中艰苦地摸索 。始终没有摆脱引进、仿制、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