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八 )


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文章插图
歼-20的国产发动机性能怎么样?

文章插图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机型装备更多不同类型的国产动力,到那个时候这些不同类型的军用飞机不光自身飞行性能还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而且在解决动力系统全面国产化问题后,也极大的增强了我军的综合作战实力和降低了战时的后勤维护保养压力,相信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
有,而且很先进 。我国航发之路走的并不平坦,过程很曲折,只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 。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国产航发的辛酸史您就能明白,我们的航发研究有多么不容易了!
新中国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航空工业可言 。直到建国后的朝鲜战争之后,其实国家才真正的赢得了发展的机会 。飞机以及飞机发动机的制造也是这一时期之后才被国家提上了日程 。开始于仿制的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由此起步 。窝喷5,窝喷6等早期的窝喷发动机技术来源基本上都是前苏联 。窝喷5是装备在歼5飞机上的发动机,我们直接根据苏联样机进行防止,而窝喷6则是苏联提供技术图纸进行防止 。随着中苏交恶,来源于苏联的发动机随之断绝 。仿制虽然很容易获得突破,但是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发动机行业还是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环境 。
在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我国的国之重器两弹一星接连取得突破 。可是我们的国际环境也告诉我们,发动机的仿制来源已经彻底被截断 。自主研发之路随之开启,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涡扇发动机涡扇6 。
在苏联由中国的伙伴变成最大的威胁之后,我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外部环境 。为了应对前苏联带给我国的巨大威胁,一种高空高速截击机方案被提上日程,这就是歼9飞机计划 。而涡扇6是为当时的歼9飞机配套研发的一款涡扇发动机 。研发时间长达16年 。可惜的是歼9的下马也终结了这款发动机的研发进程 。
很多人为之奋斗了半生,在16年的研发历程中从青年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几乎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这么一款被下马的项目之上确实伤了很多人的心 。很多人因为涡扇6项目的下马而彻底的离开了心爱的航空工业 。涡扇6的下马对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标志着一款被寄予厚望的争气机最终失败了,也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彻底的患上了心脏病,这一病直到新世纪才被治好!
而在涡扇6下马的同一时期,美国和苏联以及欧洲都在涡扇发动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大量三代机开始因为涡扇发动机的成熟而加入空军服役 。而我国只能依靠装备涡喷发动机的二代机守护我们的天空 。可是悲伤的同时,转机总是不期而至 。
1972年英国授权罗罗公司向我国提供斯贝发动机,我国可以依靠民用的斯贝发动机开发自己的军用发动机,说白了,还是个仿制 。不过有总比没有强?这台发动机在中国最终被仿制成功,并最终定型为涡扇9 。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秦岭发动机,装备在我国的歼击轰炸机飞豹之上 。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斯贝发动机的军用开发,我国的飞豹战机还真的无法诞生 。90年代飞豹的研制工作全面铺开的同时,涡扇9的研制进度随之加快 。在经过了十几年的艰难科研之后,克服重重难关,最终我们自己的涡扇9发动机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头拿到了准生证!
随着歼10战斗机的研发进展的有序铺开 。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需求再次变得急迫起来 。我们的第一款大推涡扇6的下马让航空人心有余悸,不过既然国家有需要,还是要迎难而上 。在80年代中美蜜月期的时候,我们得到了美国录用燃气动力F100发动机 。我们通过F100终于掌握了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技术 。不过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属于航发领域技术难度最高的,我们在涡扇6的废墟上重新建立起了涡扇10的高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