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呢 , 看似法令严密 , 朝廷清明 , 都说没有奸臣 ,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养猫是为了消灭老鼠 , 不能因为看似没有老鼠 , 就去养不捉老鼠的猫;养狗是为了防小偷 , 不能因为看似没有小偷就养不叫的狗 。同理 , 御史和谏官是为了监督官员 , 不能因为看似没有奸臣 , 就养不说话的御史吧 。
因此苏轼说 , 陛下岂能不想想祖宗设立御史的用意 , 对后代子孙和天下负责呢?我听到一些老臣的议论 , 说御史谏官说的话 , 往往跟随众人的意见 。众人赞同 , 御史谏官也赞同;众人抨击 , 御史谏官也抨击 。现在舆论沸腾 , 各种怨恨的话都有 , 众人是怎么看到的 , 御史谏官是怎么做的 ,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我恐怕从此以后 , 这种跟风的习惯成了风气 , 都为执政大臣和自己的朋友说话 , 直到君主被孤立的一天 , 法纪全被废除的一天 , 到那时 , 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综上所述 , 我希望陛下能重视法纪 , 重视御史和谏官的权利 。
通过以上长篇大论的奏折 , 我们看出苏轼本人对王安石变法颇有意见 , 他反对用激进的制度代替平稳的制度 , 反对施行一些看似对百姓有好处实际上隐患较多的青苗法、均输法等等 , 并且他对于朝廷一些部门运行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
【1】台谏:御史和谏官 。
【2】乘舆: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 。这里代指皇帝 。
【3】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 。这里代指朝廷 。
【4】怨讟:dú , 指怨恨、诽谤 。
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 , 因试进士发策 , 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 , 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 , 齐恒专任管仲而霸 , 燕哙(kuài)专任子之而败 , 事同而功异”为问 , 安石滋怒 , 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 , 穷治无所得 , 轼遂请外 , 通判杭州 。
高丽入贡 , 使者发币于官吏 , 书称甲子 。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 , 而不禀正朔 , 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 , 然后受之 。时新政日下 , 轼于其间 , 每因法以便民 , 民赖以安 。
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神宗时 , 处理事务往往独断专行 , 便借助给进士考试出题目的机会 , 出了一道策问题:晋武帝平定东吴因独断而成功 , 前秦苻坚进攻东晋因独断而导致淝水之战失败、最终灭亡 , 齐桓公专任管仲成就霸业 , 战国燕王哙专任子之造成燕国大乱 , 为什么事情看似相同 , 效果却相反呢?看到这样的题目后 , 王安石大怒 , 叫御史谢景温论奏苏轼的过失 , 谢景温诬告苏轼回川葬父时贩盐 , 但彻底地审查之后没有得到什么结果 。
熙宁四年(公元1071) , 36岁的苏轼还是主动请求 , 到外地任职 , 任杭州通判 。当时 , 高丽王朝前来进贡 , 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 , 书函上使用的是甲子纪年 。苏轼拒绝礼品 , 并说道:“高丽对本朝称臣 , 书函上却没有本朝的年号 , 我怎敢接受!”使者更换了写有熙宁年号的书函 , 然后才接受 。随着王安石变法中新的法令纷纷颁布 , 苏轼在担任杭州通判期间 , 常常设法使这些新法有利于百姓 , 使百姓得以安宁 。
- 寓言故事越工操舟 越工善为舟文言文翻译
-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识
-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大全 有关节日的古诗有哪些
- 阮裕焚车文言文翻译注释 阮裕焚车文言文翻译
- 12生肖的来历故事 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
- 欧阳修苦读给我们的启示 欧阳修苦读文言文翻译
-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 盘古开天地文言文翻译
- 鸟雀尽人译文 鸟与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 宋濂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宋濂借书原文
- 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赏析 西江月苏轼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