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是关于什么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 二 )


【原文】
1.3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肢而望矣①,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②,善假于物也③ 。
【注释】
①跤(qǐ 企):通“企”,踮起脚后跟 。
②生:通“性”,指人的资质 。
③这句喻指君子凭借学习贤师益友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
【译文】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但不如学习片刻之所得;我曾经踮起脚跟缭望,但不如登上高处所见之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见的人觉得很清楚 。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能渡过江河 。君子生性并非与人不同,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
【原文】
1.4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③,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④ 。兰槐之根是为芷⑤,其渐之滞⑥,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
【注释】
①蒙鸠:即鹪鹩,俗称黄假鸟,又称巧妇鸟,全身灰色,有斑,常取茅苇毛毳为巢 。
②苕(tiáo 迢):芦苇的花穗 。
③射(yè 夜)干:又名乌扇,—种草本植物,根入药,茎细长,多生于山崖之间,形似树木,所以荀子称它为“木”,其实是—种草 。—说“木”为“ ”(草)字之误 。
④《集解》无“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字,据《尚书·洪范》“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正义》引文补 。
⑤兰槐:香草名,又叫白芷(zhǐ 纸),开白花,味香 。古人称其苗为“兰”,称其根为“芷” 。
⑥渐(jiān 尖):浸 。滞(xiǔ 朽):尿(杨谅说) 。
【译文】
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它用羽毛做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芦苇的花穗上,风吹来,苇穗折断,鸟蛋打破,小鸟摔死 。它的窝不是不完善,是窝所系的地方使它这样的 。西方有一种草,名叫射于,茎长四寸,生在高山之上,因而能俯临七百多尺的深渊 。它的茎并非能长到这么高,是它所处的位置使它这样的 。蓬草长在大麻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土中,就会和黑土一样黑 。兰槐的根就是芷,如果把它浸在尿中,君子就不再接近它,百姓也不再佩带它 。它的本质不是不美,而是所浸泡的尿使它这样的 。所以君子居住时必须选择乡里,外出交游时必须接近贤士,这是防止自己误入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
【原文】
1.5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①,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② 。施薪若—,火就燥也;平地若—,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③,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④,林木茂而斧斤至焉⑤,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鹕聚焉⑥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 。君子慎其所立乎!
【注释】
①柱:通“祝”(王引之说),折断 。《大戴礼记·劝学》作“折” 。
②构:结,造成,
③畴:通“俦”,类 。
④质:箭靶 。的(dì 弟):箭靶的中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