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遵行礼法,而只是依《诗》、《书》来立身行事,将它打个比方来说,就像用手指去测量河流的深浅,用长戈去舂捣黍子,用锥子代替筷子到饭壶中吃饭一样,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其精义领会得还不够透彻,不失为一个崇尚礼法的士人;不尊崇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一个思想涣散的文人 。
【原文】
1.13 问梏者①,勿告也;告梏者,勿问也;说梏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 。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诗》曰②:“匪交匪舒③,天子所予④ 。”此之谓也 。
【注释】
①梧(kǔ 苦):粗劣,此指粗野恶劣而不合礼法的事情 。
②引诗见《诗·小雅·采菽》 。
③匪:同“非”,不 。交:通“绞”,急 。
④予(yǔ 雨):通“与”,赞许 。
【译文】
问粗野恶劣之事的人,就不要告诉他;告诉你粗野恶劣之事的人,就不要去问他;谈论粗野恶劣之事的人,就不要去听他;有争强好胜脾气的人,就不要和他争辩 。所以,必须遵循礼义之道来请教,然后才接待他;如果他不合乎礼义之道,就回避他 。所以请教的人礼貌恭敬,然后才可以和他谈论有关道的学习方法;他说话和顺,然后才可以和他谈论有关道的具体内容;他的面色流露出谦虚顺从,然后才可以和他谈论有关道的最精深的义蕴 。还不可以跟他说却说了,叫做急躁;可以跟他说却不说,叫做隐瞒;不观察对方的气色就和他说了,叫做盲目 。所以君子不急躁、不隐瞒、不盲目,谨慎地顺着那说话的对象来发言 。《诗》云:“不急躁啊不怠慢,天子称是又赞叹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
【原文】
1.14 百发失—,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①,仁义不—,不足谓善学 。学也者,固学—之也 。—出焉,—人焉,涂巷之人也②;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③;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
【注释】
①类:法 。参见《方言》、《广雅》 。法,规范 。
②涂:通“途” 。
③桀:名履癸,夏朝末代君王,传说中的暴君 。参见15.7注④ 。纣:—作受,也称帝辛,商朝末代君王,传说中的暴君 。跖(zhí 直):传说中的春秋战国之际人,传统的典籍中都把他当作是贪婪的典型,称他为“盗跖” 。
【译文】
射出一百支箭,只要有一支没有射中,就不能称之为善于射箭;赶一千里路程,即使还有一两步没能走完,就不能称之为善于驾车;伦理规范不能贯通,仁义之道不能一心一意地奉行,就不能称之为善于学习 。学习嘛,本来就要一心一意地坚持下去 。一会儿不学习,一会儿学习,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不好的行为多,那就成了夏桀、商纣、盗跖那样的坏人;全面地了解伦理规范与仁义之道,又完全地遵奉它,然后才是个真正的学者 。
【原文】
1.15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①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 。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②,君子贵其全也 。
- “诗仙”李白留下不少的诗词大作,请问你最为喜欢的是哪一首呢?为什么?
- 三月缩写 六月缩写形式
- ARC是什么缩写 arc是什么意思英语
- “外面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 关于节日的古诗大全 描写节日的诗句古诗
- 描写眼睛的优美句子 关于眼睛的唯美句子
- 关于青春的诗句古诗 描写青春的诗句古诗
- 六一快乐!你的六一什么样,想念小时候么?小时候最囧的事情是什么?
- 羽绒被最大的缺点 羽绒被最大的缺点是
- 寒衣节三大禁忌 寒衣节三大禁忌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