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是关于什么 劝学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 三 )


⑤斤,斧子 。
⑥醯(xī 西):醋 。蜗(ruì 锐):飞虫名,属蚊类 。
【译文】
各种事物的发生,一定有它的起因;荣誉或耻辱的来临,必定与他的德行相应 。肉腐烂了就生蛆,鱼枯死了就生虫 。懈怠疏忽而忘记了自身,灾祸就会发生 。
刚强的东西自己招致折断,柔弱的东西自己招致约束 。邪恶污秽的东西存在于自身,是怨恨集结的原因 。铺开的柴草好像一样,但火总是向干燥的柴草烧去;平整的土地好像一样,但水总是向低湿的地方流去 。草木按类生长,禽兽合群活动,万物都各自依附它们的同类 。所以箭靶一张设,弓箭就向这里射来了;森林的树木一茂盛,斧头就来这里砍伐了;树木一成荫,群鸟就来这里栖息了;醋一变酸,蚊子就汇集到这里了 。所以说话有时会招来灾祸,做事有时会招致耻辱,君子要小心自己的立身行事啊!
【原文】
1.6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①,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跃②,不能十步③;驽马十驾④,功在不舍⑤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蟥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蟹八跪而二螯⑥,非蛇、嬗之穴无可寄托者⑦,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婚婚之事者⑧,无赫赫之功 。行衡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塍蛇无足而飞⑨,能鼠五技而穷 。《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兮 。其仪—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于—也 。
【注释】
①跬(kuǐ 傀):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步、古人所说的半步 。步:古人说—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
②骐骥:骏马 。
③步:长度单位,六尺为步 。④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上车,晚上卸去 。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天的行程 。十驾: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 。此指千里的路程,参见2.8 。
⑤舍:舍弃 。指不放弃行路 。
⑥八:《集解》作“六”,据《大戴礼记·劝学》改 。跪:脚 。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
⑦堰(shàn 善):同“鳝” 。
⑧冥冥、憎憎(hūn 昏):昏暗不明的样子,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 。昭昭:明白的样子 。
⑨媵(téng腾)蛇:古代传说中的—种能飞的神蛇 。
(shí 石)鼠:原作“梧鼠”,据《大戴礼记·劝学》改 。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五技而穷” 。
穷:窘困 。引诗见《诗·曹风·鸡鸠》 。仪:通“义” 。结:结聚不散开,比喻专心—致,坚定不移 。
【译文】
积聚泥土成了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积蓄水流成了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成了有道德的人,自会心智澄明,而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 。所以不积累起一步两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积细小的溪流,就不能成为江海 。骏马一跃,不会满六丈;劣马跑十天也能跑完千里的路程,它的成功在于不停脚 。雕刻东西,如果刻一下就把它放在一边,那就是腐烂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属和石头都能雕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壮的筋骨,但它能吃到地上的尘土,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八只脚两只螯,但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栖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 。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接受 。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 。媵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龄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 。《诗》云:“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七只小鸟它喂养 。那些善人君子啊,坚持道义一个样 。坚持道义真专一,思想就像打了结 。”所以君子学习时总是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