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河交汇四地房子风水 两条河交汇处的房子风水




两条河交汇四地房子风水 两条河交汇处的房子风水

文章插图

《水经注》之“功城”与“碣石宫”渊源之探析
刘玉文
《水经注?卷九》记载:“清河又东北,无棣沟出焉 。东径南皮县故城南,又东径乐亭北 。又东径新乡城北 。无棣沟又东分为二渎……又东南径高成县故城南,与枝渎合 。枝渎上承无棣沟,南径乐陵郡西,又东南径千童县故城东 。枝渎又南东屈,东北注无棣沟 。无棣沟又东北径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 。又东北径盐山(按今无棣碣石山)东北入海 。”


两条河交汇四地房子风水 两条河交汇处的房子风水

文章插图
【《盐山新志·古迹》记载的功城】
“功城”,连博学多闻的郦道元都不知其由来 。说明故城因年代久远,鲜于记载而失落其名 。但可通过确定其位置后,结合方志脉络,揭开故城朦胧的神秘面纱,寻觅到故城已失落的名称 。
一、“功城”位置框定于何处?
中国近代著名方志学家、曾主持直隶通志局的贾恩绂(1865 一1948 )先生于民国五年所撰修《 盐山新志·卷一·古迹》提供一条重要线索:“功城:据《水经注》于无棣沟支渎合干渎之下云:‘又东北经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其地应在大山西南,崔口东北之间 。按今支渎合干渎处在小里寨更东北,则为海丰(今无棣)境,疑城已隶海丰 。……盖址无存而方隅则可辩也 。”
两条河交汇四地房子风水 两条河交汇处的房子风水

文章插图
【无棣县地图(局部)-楼底古村聚落】


“址无存而方隅则可辩”,就是功城的地上建筑物没有了,但可通过大体方位辨框定其位置 。其定位二要素有二:①大山西南崔口东北之间;②故城在无棣县境 。在大山和崔口之间寻觅功城遗迹所在 。
按顾炎武所云“夫事无所证,当求之迹,迹有不明,当度之理 。”(《肇域志》),首先按方隅在大山崔口之间内求之迹,迹明之后,度之理而求其名 。
二、大山、崔口之间的景胜和古老村庄
“大山”即无棣县碣石山,“崔口”即庆云县崔口村 。碣石山与崔口村相距约11余公里,连线逞东北西南向,其中部5公里左右沿着老马颊河(今名德惠新河)北岸高地向西南依次有:黄龙湾(分刘、王两村)、小楼、楼底(分南北两村)等五个古老自然村,简介如下: 。
1、 黄龙湾村:为无棣县著名古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二》记载:“黄龙湾,在(海丰县)县北七十里,其水虽旱不涸,下流入海 。”黄龙湾又是一处著名的形胜之地:《山东通志·形胜志》曰:“骝山连马谷以抱城,龙湾引无棣而入海 。”《海丰县志》(康熙九年版)曰:“骝山连马谷以眺岱宗,龙湾引无棣而入沧海 。”所谓“形胜”,《荀子·强国》云:“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 “龙湾月夜”是无棣旧“八大景”之一,与碣石山的“马谷朝云”景点相呼应 。可见其地形险固,林川优美,资源丰富 。
“龙湾引无棣而入海”是说,黄龙湾的特殊地形制约引导无棣沟东北流碣石山而入海 。这与《水经注》所说的“又东北径盐山东北入海”完全相符 。
【两条河交汇四地房子风水 两条河交汇处的房子风水】2、小楼村:是宋金朝代的古村,《无棣县地名志》记载:“李姓自宋祥兴二年(1279)迁此立村,因盖起的房舍高大宽敞,呼为楼房,故取村名为李家楼,后因李姓断绝,于一九三五年更名为小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