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一颗砀山梨背后的产业竞争格局砀山水果如何突围( 三 )
30万亩 , 通过高接换头发展优质新品种及加工品种20万亩 , 发展优质黄桃等杂果10万亩 , 更新苹果新品种 , 稳定面积10万亩 。
“高接换头”是果树的一种快速迭代技术 , 保留原来果树 , 在树冠部位换接其他品种 。 好处是能节省从树苗到成年的时间 , 代价是无法改变树型、树间距 , 从而给第三次产业升级埋下了伏笔 。
砍结果的树 , 嫁接新树苗 , 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 谁也不敢保证新产品一定成功 , 果农动力不足 , 有人喊出了“不换思想就换头”的口号 , 鼓励把酥梨的头换成黄冠梨和翠玉梨的头 。
黄冠梨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于1977年以雪花梨为母本、日本砂梨“新世纪”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 。 黄冠梨有三个特点最让当时砀山水果产业的决策者心动 , 第一残渣少 , 第二酸甜适口 , 第三成熟时间早 , 比酥梨早了一个月 。
第一和第二个特点弥补了酥梨风味的不足 , 第三个特点则拉长了砀山产区梨的销售期 , 避免集中上市 。
除了河北黄冠梨 , 还从山东引进了日韩梨和其它国内外较先进的梨、苹果等名特优新果树16种 , 品种上百个 。
梨的品种多了 , 总产量还要降下来 , 替代梨的产品是黄桃 。 目前砀山是世界第三大黄桃产区 , 种植面积15万亩 , 年产30万吨 。
黄桃最常见的吃法是做成罐头 , 特别在西北省份 , 黄桃罐头是很多人童年的小确幸 。 西北人更偏爱黄桃罐头的味道吗?
砀山虹桥食品公司负责人徐奥提出了另一种解释 , 砀山本地水果罐头厂 , 早期并不做水果罐头 , 而是蔬菜罐头 , 西北和东北冬季缺少蔬菜 , 是罐头的主要销售地 。 吃菜难解决后 , 工厂更新产品 , 黄桃罐头取代蔬菜罐头 , 在成熟渠道的北方市场继续销售 。
稳定的供给和成熟的销售渠道 , 才催生出了特定区域的口味偏好 。
罐头把砀山的水果产业从农业升级到了工业 , 不仅消化了非商品果 , 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 2020年全县水果加工产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