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一颗砀山梨背后的产业竞争格局砀山水果如何突围( 六 )

文章图片
▲7月8日 , 前来砀山调研的两位人大教授与当地拼多多商家直播卖梨 。 电商是一次机会 , 也是一个工具 , 把销量暴增的短期红利 , 转化为产区综合优势的长期红利 , 将是未来竞争的重点 。 王从启|摄
纪宗文和妹妹纪盼合理利用线上可以快速大量走货的特点 , 发明了新的商业模式 , 为冷库客户提供“仓储+垫资+代销”服务 。
商家缺乏资金收购水果 , 纪宗文提供1∶1垫资 , 商家把收购的水果存在冷库 , 纪宗文收取冷藏费 。 如果行情好 , 商家出货获利 , 皆大欢喜 。 如果行情不好 , 纪宗文可以通过自己的拼多多店铺快速出货 , 按止损价“平仓” 。
通过这种创新 , 纪宗文为十几个合作商家 , 既提供了贷款又规避了风险 。
徐奥创新了另一种模式 , 他为代工的贴牌商提供“代工+兜底销售”服务 , 让合作伙伴放心下单 , 如果行情不好 , 他用自己的拼多多网店帮客户销售 , 快速回款 。 徐奥得到代工费 , 还能让生产线稳定开机 , 保持最大产能 , 降低了生产边际成本 。
通过电商 , 徐奥还能更敏锐感知市场变化 。 年轻人误解水果罐头有防腐剂 , 不爱买 , 他就开发新品 , 发现酸奶西米露水果罐头卖得不错 , 立即上新品 , 现在销售额已超过了传统水果罐头 。
拼多多自2019年推出新品牌计划 , 帮助有产品能力的代工厂了解目标消费群体 , 给出产品建议 , 帮助中国制造业建立自己的品牌 。 截至2020年 , 已有1500余家企业参与定制化生产 , 产生4000多款定制化产品、4.6亿笔定制化订单 。
2019年砀山在建设一号梨园的同时 , 还申请了商标 , 却发现已被河北的一家企业注册 , 无奈改为“梨园一号” 。 “坐高铁有可能看到我们的广告 , ‘梨 , 还是砀山的好’ 。 ”砀山县农业局副局长曹爱平希望砀山水果不仅要做响区域公共品牌 , 还要打造几个著名的企业品牌 , 但这件事政府只能帮忙 , 最终还是要靠企业家 。

文章图片
▲参军22年的退伍军人王小辉经营的拼多多店铺 , 去年卖出了6000万元砀山水果 。 图为他在果园里查看今年砀山梨的长势 。 王从启|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