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五 )


浑邪王、休屠王收到了风声,大为恐怖,想了一下,只有投靠大汉才有生机 。他们也没有别的渠道,只好跑到边境上打劫个汉人,让他们回去向汉武帝报告 。
接到信报后,汉武帝心里是打鼓的,这会不会是匈奴人的马邑之谋呢?
想了一下,他把霍去病叫来 。
你去看一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来投降,如果是,就接纳,如果不是,就直接扫了吧 。
霍去病去了,走到半路,出事了,匈奴内哄了 。其中的休屠王后悔了,想拉着队伍回去 。浑邪王不干了,说好了一起到大汉吃肉,咱们报告也打了,你一个人却溜了,把我凉在这里,我白开水啊 。
于是,浑邪王一怒之下杀了休屠王,吞并了休屠王的部下 。
等霍去病到的事情,这就麻烦了,因为休屠王的老部下原本意志就不坚定 。当霍去病渡过黄河,准备收编浑邪王的部队时,一部分的匈奴人不干了,拔腿就跑 。搞不好就要崩盘 。
一时之间,浑邪王也不知道怎么办 。
这时候,霍去病做了一个决定,纵马冲到浑邪王的大营,跟浑邪王举行会谈,当机立断斩杀逃走的八千人 。然后让浑邪王一个人先乘车到汉武帝的居所,最后才让剩下的四万人渡江 。
问题来了,这八千人如何斩杀,浑邪王离开后,霍去病又如何安抚剩下的四万人 。
唯一的解释是,霍去病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天才,还是一个统战天才 。所以汉武帝才派他前去收编匈奴人 。霍去病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能在事变时,控制局势,掌握匈奴大军 。
想像一下,此时的霍去病不过是二十出头,他的人格魄力要暴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此看来,霍去病最历害的不是军事能力,而是他的外交能力,统战能力 。
正是这些不容易为人察觉的能力,让霍去病胜过李广,在李广家门口都迷路时,他能够转战千里,就食绝域 。
这些秘密隐藏在史册中,当你不了解时,也只能附和一下司马迁的总结,霍去病嘛,不就是装备好嘛 。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组织了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为了筹集这次行动的经费,汉武帝在全国实行了盐铁专卖 。
在汉初的时候,本着不折腾的黄老精神,盐铁经营是放开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算是踩到了大汉的风口,都发了大财 。
不过,人一有钱,眼睛就容易瞎 。
历史书里介绍,这些商人觉悟很低,唯利是图 。那些年诸侯反叛 。朝廷跟他们借点钱平叛,这些人竟然担心朝廷的偿还能力,不肯借贷 。
文景那些年事情多,不好收拾,到了汉武帝唯我独尊,没事又打击下豪强,总算可以下手了 。汉武帝将盐铁的经营权收回来,存了两年钱,攒足了军费,足以支撑一场浩大的军事行动 。
这一次,汉武帝派出了大汉双璧卫青跟霍去病 。汉武帝没有叫上李广 。
不叫李广,汉武帝给出的原因是,他年纪太大了,不再适和这样的远征 。当然,汉武帝还有没说出来的理由 。
李广的运气不好,每一次出征,只要有李广就没有大胜过,就是赚点小钱,也被李广给抵消了 。
汉武帝的意思,李广好好休息一下,别出工了 。
李广不干了 。他还没有封侯啊 。奋斗了大半辈子,名气也有了,可就是最后这一步没达成,他实在不心苦 。于是,他专门打了报告,要求再给一次机会 。
想了一下,汉武帝同意了,他实在没有办法拒绝这位老将的请求,但同时,他又给主将卫青交待了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造成了李广最大的悲剧 。
大军出发了,霍去病卫青各率五万兵马,司马迁先生又重点指出,霍卫病是人民币玩家,一上线,汉武帝就给他充了最好的装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