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汉武帝给霍去病配置的都是最强的,他就是让霍去病直接寻找匈奴单于决战,擒贼先擒王 。
大将军卫青反而成为了策应的一方 。
李广恰好就在卫青的阵营里,想来,大菜是吃不上了,只能搞点边角料 。
但没有想到,李广的好运终于来了 。
出塞之后,抓到了匈奴的俘虏,一问才知道匈奴的单于已经往东边转移,撞到了卫青的大军前面 。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机会 。可是李广突然接到了卫青的命令,让他从东边包抄,而前锋将由公孙敖来替代 。
大家可能还记得,公孙敖是卫青的铁哥们,当年卫青被长公主刘嫖抓住准备打死,是公孙敖冲过去救了卫青回来 。
那卫青是照顾老朋友,所以把这个立功的机会让给公孙敖?
大概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出来之前,汉武帝跟他打了一个招呼,说李广这个人数奇,运气不好,碰到匈奴主力,不要让李广正面上 。
很多人替李广叫屈,认为汉武帝夺走了李广的机会 。但是,机会也是要靠实力去获取的 。汉武帝的北击匈奴大计不是为了李广封不封侯而存在的 。相反,李广的封侯是为了汉武帝的军事战略而服务的,在这个大的战略面前,任何人的侯位只能服从 。
说老实话,汉武帝没有说李广实力不行,只是用数奇,已经在替这位老将留面子了 。
可以想像李广心中的委屈,但军令如山,他也只能服从 。于是,他只好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主力,往东方而去 。
很多年前,李广曾经专门请教星象家王朔,询问自己征战匈奴,无战不与,别的平庸之辈都封侯了,为什么自己不行呢?
王朔问道:“你有没有做过后悔的事情?“李广想了一下,回答道:“有的,我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降了他们八百人,然后一天之内将他们杀天 。这是我最后悔的事情 。”
王朔诚恳说道:“那就对了,杀降是从军的大忌 。将军干了这件事,当然不能封侯了 。”
这件事情一直缠绕在李广的心头,让他无法宁静 。别人把他的不封侯总结为运气问题,他自己总结为杀降,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在关键的时候,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
在李广往东边移动的时候 。卫青的大军直扑沙漠之后的匈奴单于 。这回匈奴单于搞了一个诱兵之计,他们故意后撤,躲到了沙漠的后面,准备等汉军越过沙漠时,来一个以逸击劳 。
他大概没有想到,汉武帝为了他准备了超级套餐 。在骑兵的后面,还有数十万的后勤保障部队 。
这是押上国运的一战 。
碰上匈奴大军后,卫青没有急于出战,而是下令用战车围成一个圈 。
我常常在想,如果卫青没有调走李广,依然用李广为前锋 。当李广看到匈奴大军时,还能够按住性子,先设好防备再出击呢?以程不识的看法,这不是李广的风格 。
扎稳阵营之后,卫青发起了攻击,他只是派出了五千骑兵,这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在于了解匈奴的真正实力 。
匈奴人随即派出了一万骑兵应战,两军厮杀的时候,突然乱起了大风,你看不清我,我看不清你,两方的士兵就在风沙中相互砍杀着,为自己背后代表的那一群争夺生存的空间 。
这时候,卫青已经摸清了匈奴大军的实力 。他意识到,经过这么多年的较量,这是第一次汉军在兵力上占优势 。这是绝佳的决战时机 。
从两边包抄!
卫青下达了命令 。
左右翼的伏兵脱阵而出,准备将匈奴的单于包在中间 。
打到晚上的时候,情况清楚了,匈奴已经大败,但单于跑了 。
这一天晚上的时候,卫青抓到一个俘虏,审问之下,才知道单于已经逃了 。
- 为什么有人说郑州的烩面不如过去好吃了?
- 减腰腹 吃得少不如吃得巧
- 世界最辣的辣椒 娜迦毒蛇堪称辣椒中的战斗椒让人生不如死
- 坐姿不正小心美腿变象腿
- 为什么说谢娜主持双十一晚会,水平还不如沈梦辰李莎旻子
- 玄关柜整面到顶,收纳足了,但真算起来,还不如局部做高低台好用
- 其他风格看腻了,不如换换中古风
- 陈梦世界diyi,还夺得了奥运冠军,为啥人气不如孙颖莎和刘诗雯
- 家里最不能缺的是柜子,定制时花再多钱在样式上,都不如选好配色
-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你们认同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