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诚去世时,李清照为什么说他“素无分香卖履之意”?分香卖履有什么典故?( 七 )


在金兵攻克青州前,李清照南下了 。但在南下的途中,李清照听说了一件让他十分恼怒的事情 。赵明诚在金陵担任要职期间,竟然玩忽职守,独自逃跑 。当时金陵发生了兵变,赵明诚身为高级长官应该力挽狂澜 。不料他居然自己找了根绳索,连夜翻墙逃跑 。这件事也让赵明诚的同僚们对他大为耻笑 。她得知后愤然写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名句,言辞中 表达了对逃命士大夫的不满,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赵明诚 。
等到她抵达金陵后,赵明诚已经染了重疾,病入膏肓,口不能言 。他伤心之余,内心百感交集 。只好让丈夫用纸笔写遗言,不料丈夫连笔都拿不动了 。然而更让她感到无奈的是,丈夫在感到身体抱恙,感觉可能不妙的时候,没有提前安排后事 。造成她无所适从,处境和生计都十分堪忧 。因此她说赵明诚“素无分香卖履之意”,言下之意就是丈夫死前不顾及妻子的生计,什么都没安排 。结果一代才女被迫二婚嫁给小官张汝舟,张汝舟实际上更多的是贪图美色,人品不堪 。李清照主动离婚,结果深陷牢狱九天 。朋友搭救她出狱后,社会上已经各种绯闻满天飞,她晚年的心情可想而知 。
结语
李清照所说的“分香卖履”典故来自于三国时代,是曹操死前给夫人妻妾们安排后事的话,担心她们无法生活 。她说丈夫“素无分香卖履之意”,显然是对婚姻生活的一种痛惜,对丈夫不顾及自己感受的巨大失望 。
典故曹操临终时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余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 。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剩余下的香可分给诸夫人,不用它祭祀了 。各房的人如果无事做,可以学着制作带子、鞋子,然后拿去卖 。
后来“分香卖履”就用来形容和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曹操是一代枭雄,我们以为他的遗言都是定国安邦豪言,没想到他也会念及自己妻儿,希望他们生活不至于太差,可以焚香;也希望女眷们有一技之长,如果遇到意外,比如家道中落,就可以凭手艺自保 。
相对于曹操的家室,李清照就没有那么幸运 。她在《金石录后序》:“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 李清照说赵明诚在去世时,没有分香卖履之意 。意思是说赵对她没有什么顾念,也说明夫妻感情一般般 。其实自从赵弃城逃跑之后,李清照就对他的人品不满了,两人之间也渐渐产生裂痕 。
夫妻本是同林鸟,当一方撒手而,一般都带着对另一方的牵念,希望阴阳两隔之后在世的人能过得更好一些 。
在分别的那一时刻,都是平时感情的积累 。希望夫妻间能珍惜难得的缘份 。
不是赵明诚去世时,而是在他去世后,李清照总觉得他没离开 。于是,便自言自语道:“你并无分香卖履之意”,夫妻关系如何?
了解历史的人,大都知道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实录《金石录后序》 。这里面记载了李清照和赵明诚从相识到相知、相爱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对赵明诚临终之时的细节记录得更清楚 。
从这本书中,可感受到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妻,不仅是十分思爱,而且还有相同的爱好且共同完成了《金石录》 。虽然书中大部分内容属赵明诚所写,李清照只是对其进行了修改并加以了完善和补充,但书里确实溶入了两人的心血与智慧 。
如此感情深厚,为什么李清照还说赵明诚“你并无分干香卖履之意”呢?
原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赵明诚得了疟疾,由于没有及时而有效地根治,结果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 。
心急如焚的李清照忙赶到其身边,见他病入膏肓了,连话都说不出,便哭成了一个泪人 。赵明诚心不忍,抬起头来想安慰,却让李清照明白了意思,即刻取来纸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