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上古时期的君王,现在有人知道他们;近代的君王,人们亲近他,赞美他;近代的君王,人们敬畏他;近代的君王,人们鄙视他 。君王的诚信不足,就有人不信任他 。君王要反复斟酌后再发号施令,功成事就,百姓都会说:我认为就应该这样 。
读后感:
本章中的大上即为太上,如理解为最好的君王,则同下知有之相矛盾 。即为最好的君王,百姓中怎可能只有个别人知道他,且最好又是谁来界定的呢?所以理解为上古或远古时期的较为合适 。因随着时间跨度的延长,历史的久远,文献资料的记载逐渐减少,人们对他们的认知就会越来越少 。而近代的君王,文献资料记载较多较详细,人们又能亲身感受 。所以有的君王就被人们亲近着,赞美着;有的君王被人们敬畏着,有的君王被人们鄙视着 。君王的诚信不足,人们就不会信任他 。君王要反复斟酌后再作出决定,功成事就,百姓都会说:原本就应该这样 。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1〉;六亲〈2〉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注释】:
〈1〉大伪:极致的虚伪 。〈2〉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女,家族 。
译文:
大道被废弃,就提倡仁义;智慧的出现,就有了极致的虚伪;家族不和睦,就会有孝子与慈母;国家昏暗出现动乱,就会有忠臣挺身而出 。
读后感:
大道已废弃了,只好提倡虚伪的仁义;随着智慧的出现,人们的私心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现,极致的虚伪也随之而来;当家族不和睦时,就会有孝子或慈母出来化解矛盾,维护家庭;当国家昏暗出现动乱时,危及到朝廷的安危,朝廷上下才会想到忠臣,寄希望于忠臣能力挽狂澜,这时忠臣也会挺身而出 。
第十九章.
绝聖〈1〉弃智〈2〉,民利百倍;绝仁〈3〉弃义〈4〉,民复孝慈;绝巧〈5〉弃利〈6〉,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7〉,故令有所属〈8〉 。见素抱朴〈9〉,少私寡欲〈10〉,绝学〈11〉无忧〈12〉 。
【注释】:
〈1〉聖(楷书):上为耳口,下为王;意为王在听与说 。〈2〉智:谋士,智谋 。〈3〉仁:虚假的爱人 。〈4〉义:虚伪的礼仪 。〈5〉巧:巧取,巧诈 。〈6〉利:货利,逐利 。〈7〉文不足:文字修饰或表述不足 。〈8〉所属:归属一定范畴 。〈9〉见(xian):呈现 。〈10〉寡欲:清心少欲 。〈11〉绝学:杜绝学习及效仿 。〈12〉无忧:没有忧患 。
译文:
君王若能杜绝偏听偏信,摒弃谋士,人民就能得到百倍的好处;若能杜绝虚假的爱人,摒弃虚伪的礼仪,人民就能恢复孝道与慈爱的天性;若能杜绝巧诈巧取,摒弃追逐利益,盗与贼就没有了 。这三种现象,光用文字来表述是不够的,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法规 。这样才能呈现人的纯真朴素,减少人们的私心,使人们清心少欲;杜绝人们的效仿,国家才可免于忧患 。
读后感:
春秋战国时期,是谋士发展的鼎盛时期;而许多谋士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相互勾结利用,甚至大权独揽,左右着朝廷,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所以作者提出君王若能杜绝对谋士们的偏听偏信,并且弃用谋士,人民才能得到百倍的好处;君王若能杜绝没有原则及道德底线,不分好坏的爱人,遗弃虚伪的礼仪,人民就能自然地恢复孝道与慈爱的天性 。因这种没有原则的爱人及虚伪的礼仪,如在社会上推广,最终会使得人们表里不一,变得虚伪;君王若能杜绝巧诈巧取获利,提倡劳动致富,遗弃追逐利益的手段,盗与贼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以上这三种现象,光靠文字进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者建议要制定相应的法规,使得朝廷上下都依法而行 。这样才能使人们返朴归真,减少人们的私心,杜绝人们对这些的效仿,国家才可免于忧患 。
- 小儿垂钓古诗全解 小儿垂钓全文赏析
- 现在传奇手游用什么挂 完美国际内挂
- 刺客信条启示录 刺客信条启示录100完美存档
- 最好看的三国系统小说 有关三国的小说完结的
- 猪肉上面都有盖章,“红章”“蓝章”有啥区别?看完别再乱买了
- 做完开颅手术多久能醒
- 生完孩子的人第一天应该吃什么?
- 道德经全文注音版 道德经全文完整版原版
- 芒砀山 芒砀山的风水
- 滚筒洗衣机的洗衣步骤 看完这几步你就知道怎么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