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全文及译文解析 管子治国文言文翻译( 六 )


桓公说:“您既已给我讲了古代的有道之君和古代的无道之君了,您还不应该给我讲古代的有道之臣么?我也好有所借鉴 。”管子回答说:“我听到徐伯说过,古代的有道之臣,自从下拜为臣,从不去事奉君主的左右宠臣 。君主了解他就出来做官,不了解他’就在野 。国家有事,就一定为国家利益着想,而充分出力 。他遵循祖德,明辨顺逆,推荐贤人,又能使谗慝不敢活动 。事奉国君有义,使用部下有礼,贵贱相亲,有如兄弟,忠于国家,使上下各得其所 。平居则多加思考,谈话则经过谋虑,行动起来则有所建树”治国则富,治军则胜,遇到危难或事变,虽死不悔 。在近处是国君辅佐,在远处也是国君辅佐,以义来相交,以廉来处事 。执行公务则尽职,遇到酒食则辞谢,不诽谤国君,也不隐讳意见 。国君若有过错,进谏而不疑;国君有忧虑之事,自己承担起来 。这也就可以称作古代的有道之臣了 。”桓公说:“讲得好呵!”
桓公说:“您既已给我讲了古代的有道之臣了,还不应该给我讲讲古代的无道之臣么?我也好有所借鉴 。”管子回答说:“我听到徐伯说过,从前的无道之臣,自下拜为臣以后,就敬事君主左右的宠臣 。用邪说以求升进,从不想忘掉自己;知进而不知退,并利用君宠来显示自己的高贵 。只重视货财,而看轻爵位身分;在朝廷辅佐国君,在下面却加以诽议,这样来败坏国君名誉,还推说‘与我无干’ 。纠集一群不仁之辈,攻击贤人,对待贵人就象追逐财货一般,对待贱者就象路人一样躲开 。贪贿赂,争酒食,不亲近善人,只亲近自己的爪牙 。为人傲慢,不结交善士却与谗贼相勾结 。不排解人们的纠纷,只鼓动人们诉讼,沉溺于饮酒,仪容举止都很不整肃 。不遵循祖先的旧法,又改动国家的常规,擅立法令,蒙蔽国君,夺取国家政务,来保全地位和放纵其矜夸习气 。不用好人,提携市侩之类,在朝廷内部陵越等级,在朝廷外部发展私党,货贿相入,洒食相亲,全都来祸乱国君 。而国君一旦有祸 。又都去各保其身了 。这也就可以叫作古代的无道之臣了 。”桓公说:“讲得好呵!”
三十二、侈靡
【原文】
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 。”“其人同乎?不同乎?”曰:“不同 。”可与?政其诛 。俈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独出人也 。山不童而用赡,泽不獘而养足 。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 。牛马之牧不相及,人民之俗不相知,不出百里而来足,故卿而不理,静也 。其狱一踦腓一踦屦而当死 。今周公断指满稽,断首满稽,断足满稽,而死民不服,非人性也,敝也 。地重人载,毁敝而养不足,事末作而民兴之;是以下名而上实也,圣人者,省诸本而游诸乐,大昏也,博夜也 。
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 。故贱粟米而如敬珠玉,好礼乐而如贱事业 。本之殆也,珠者陰之陽也,故胜火 。玉者陰之陰也,故胜水 。其化如神 。故天子臧珠玉,诸侯臧金石,大夫畜狗马,百姓臧布帛 。不然,则强者能守之,智者能牧之,贱所贵而贵所贱 。不然,鳏寡独老不与得焉,均之始也 。
政与教庸急?管子曰:夫政教相似而殊方,若夫教者,标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然若謞之静 。动人意以怨,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 。人所生往,教之始也,身必备之 。辟之若秋云之始见,贤者不肖者化焉 。敬而待之,爱而使之,若樊神山祭之 。贤者少 。不肖者多 。使其贤,不肖恶得不化 。今夫政则少则,若夫成形之征者也,去则少可使人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