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一般师父教徒弟,起初是什么都不说的,直到学生开始提问题为止 。而且这些问题还得问到他心里才行 。此时他就会夸你有前途、有悟性 。如果没有师父带怎么办?那就得回到临床,以明理为先 。我们讲手与心合,是以脉诊为出发点,以对病机的探寻为目的,走向临床处方用药为结论 。这里面起内在作用的,则是对中医基本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所以一定是手感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手与心合 。
我们讲诊脉是人的一种综合感觉,诊脉的结论则是对整体感知内容的整合 。人的感知是个综合的感觉:包括长度、宽度、硬度、弹性、形变、湿度、温度、流动等感觉 。
临床上,有时病人说,我感觉不舒服,是不是感冒了?我一摸脉告诉他:“你就是感冒了,很快就会发烧,先扎针吧 。”扎完针告诉他:“可以了 。回家后,还要再烧上一下,就会出汗降温,温度下来就好了” 。为什么能这样讲?这就要靠对温度与湿度的判断 。人手指上对宽度与硬度的感知,对应的是对洪大脉与实脉的感觉 。手指对流体流利度、流动感的感知,对应的就是滑脉与涩脉 。
我对脉的认识也是以手感为基础的,所以这样一个学习只能从临床实践中获得 。有了临床的功力,在学习中兼收并蓄,多方涉猎,才能练出理论上的辨别力,也就是一般人们所说的学力 。比如说“缓脉”之辨 。曾经讲学时,有学员说:“前段一位老前辈,给大家讲脉诊,提到如果在右手关脉见缓,则可以用理中汤”,问我的观点是什么 。
我告诉她:用什么处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是缓脉?按周学霆《三指禅》讲:“缓是有胃气,缓是有神气,缓为百脉之祖”,此处缓是正常脉,那就不用治疗了 。按黄元御《四圣心源》讲:“缓则热生 。脉法:缓则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此处缓为热象,用药是以清热为主 。
很显然,这位前辈、周学霆、黄元御这三人对“缓”的定义是不同的,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如果脉诊能力达标,再将此三种概念带入临床实践,就可以明白地知道三者的区别 。也就是说:用理中汤的这个“缓脉”的特点应该是:脉象沉而无力,脉速来去偏慢 。当然,这本身就是用理中汤的脉证 。这个“缓脉”应当是源出《脉经》之“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
所以说,只有从临床出身的人才能做到看书就懂,听说就明 。以手感明脉理,以脉理带医理,在实践中反复学习历练,方有成功之机 。有了手感、有了临床实践经验,才能有理论上的辨别能力 。
例如美国一病人以“左侧肩膀痛”为主诉,到医院求诊 。经主管医生在肩及手部的穴位针灸治疗后,疼痛症状虽有减轻但仍不满意 。当时在美国讲学的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传统疗法科主任周达君经过脉诊发现,患者的病情是“足太阳膀胱经不利”,于是嘱咐主管医生加针双侧昆仑穴及攒竹穴,其余治疗不变 。随后,患者症状立刻缓解 。
这是为什么?中医治疗最大的优点就是整体观念,脉诊的精妙之处也在于对患者整体状况的把握 。这位病人虽然病在肩,但脉诊提示其病情是“足太阳膀胱经不利” 。于是在治疗中就采取了先疏通足太阳经,再治疗局部的思路 。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为人体的头项背腿,主人一身之表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陷中,是膀胱经的第二个穴位 。昆仑穴则位于足跟,是膀胱经的经穴 。此二穴相配,一上一下,一降一升,可以疏通整个膀胱经 。故加针此二穴后,效果明显增强 。
良好的效果,使患者主动说明自己最初发病是因为洗澡后背部吹空调引起 。这与周达君对病情的认识与采取的治疗措施都是相符的,同时也证明了脉证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与可靠性 。
- 武经总要白话文免费阅读 武经总要全文及译文
- 化妆品有没有毒?
- 男性有乙肝大三阳能不能生小孩
- 三字经新版全文翻译 三字经原文全文及译文
- 202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好不好就业
- 无量寿经白话文全文讲解 无量寿经白话文翻译
- 四十二章经全文及译文 四十二章经原文及白话
- 悟真篇全文注解白话文 悟真篇全文及译文
- 吕氏春秋白话译文 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
- 圆觉经原文及译文 圆觉经原文白话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