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钓于濮水翻译 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

【题释】秋水
(秋之为气,肃敛而晴空高远 。为时,清浊别而万物以明 。为水,澄澈而东逝不休,日夜无尽,有似于道,若有悟者 。故为篇题,以示其义 。)
【正文】
秋水时至(秋之时也,四序之自然,名之曰秋,万物明净,澄澈之时也),百川灌河(河谓黄河,黄河居下,故能受百川之灌,是以其势倍大);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百川归之而水势相激,其气升腾,蔽诸渚崖 。加之湍流,而觉夫斑驳陆离,有似犀象牛马而终莫之辩,此大河之美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河伯以此自得,谓天下无过于己者,自睹秋水之美也),顺流而东行(顺天地之势),至于北海(江河分限于南北,而各归其海,始入其大户,而犹未止也),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海水无端,不似河水之有首尾 。西来河伯,眼目可以一新矣)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其为水一也,而其差等也如此 。故必乃往复回旋而视河海之别,继有斯叹):“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道百,且自多矣,安知有无尽尽者在焉)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仲尼伯夷,世之所重,而儒者所宗尚 。道者则不然之,以道大而儒小也),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儒之义有尽,而道不可穷,循环无端如天地之无尽 。犹河海之别然,其为水一也,其通化于天地之间,则不可同域矣 。)
北海若曰(皆治于水,而达于道,此河伯与海若之同也 。然治道各异,乃有大小天渊之别,所见不同之故也):“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各抟于其虚,而不能出焉);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各制于其时,故不能一贯于古今);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曲士不得直得,为其教所困,故难达于真道)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出崖涘而观大海,得乎后天者,犹其次也 。若夫本出于大海,则以海观海,并以海观天下,斯为本然之觉,坦然不惊不怖,以法尔如是故也),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出于小而观于大,始为入大之门 。为之语大理,进其见于大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天下之水归于海,而天地万有悉归于道 。道,犹海也)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万川归之而不盈,尾闾泄之而不已,此道之不可测,常名之曰:不可思议);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既不可思议,固非春秋水旱所可知者)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必过江河之流,量数所不可穷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以海观天地,复以天地观阴阳,入无极之门,至于见无始无终,必有所悟),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天高地迥,六合不可穷尽 。六合之外,并思量亦不可及)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以彼北海,置诸宇宙,实涓滴而已)!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小大悬殊,而情自悲悯 。蜉蝣乎天地,而群生同命,智者将何谓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中国自以为大,实非大也)?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自以为贵,实万物之一耳);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九州共处,则万万之一而已)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毫末之在马体,不以损一毫末而非其马 。人亦如是,天地之毫末如也)?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五帝三王,争连九州之民 。仁人任世,劳瘁毫末之间 。皆自以为极,而去道远甚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仲尼伯夷,犹以此自多,所谓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者而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