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不到位、设计有问题…无障碍设施面临哪些障碍?( 三 )

  尴尬甚至可以出现在一顿饭的时间 。 采访人员参加的一次聚餐 , 几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在兴头上喝了些酒 , 结局是纷纷尿了裤子——那里没有无障碍卫生间 。

  更多的时候 , 危险是隐藏的 。 坐在轮椅上 , 他们比一般人视角更低 , 如果路况突变 , 风险往往倍数增长 。

  很多残疾人都在不知不觉中 , 因为路口突然出现的台阶而摔过跟头 。 他们摔下的姿势往往触目惊心:连人带轮椅一起斜摔在地上 , 或是轮椅直接倒扣 , 搞不好还会出现二次伤害 。 一些人不知不觉间发生过骨折 。

  另一种情况也是常有的:走了很长一段人行道 , 到了尽头发现没路 , 只好原路返回 , 拐到马路上 , 与机动车一同穿行——这意味着 , 一旦出事 , 还要承担违法的责任 。 “大程子好妹妹”就曾出过一次车祸 。 当时 , 人行道被堵 , 她被迫移到马路上 。 一辆小货车从后面追尾 , 把她撞到地上 。

  西安“无翼飞翔”公益中心的魏鹏刚曾调研过当地一个公园 , 发现5个标示着无障碍的卫生间 , 一个都用不了 。 有的门前台阶就有20多厘米;有的里面堆着横七竖八的清洁工具;有的门只有五十几厘米宽 , 比轮椅整整短了一大截 。 几厘米之差 , 意味着行程的截断 。

  “人家望梅止渴 , 我们望厕所兴叹 。 ”他无奈地笑 。

  此外 , 一些司机公共意识不强 , 占用了无障碍通道 。 这些车辆停在无障碍通道处 , 并未得到监管与处罚 。 文军的好友、北京截瘫者之家曾经的负责人唐敬新曾在小区门口犯过两次难 。 那是晚上11点多 , 他划着轮椅来到小区 , 楼门却被堵了——有人把车横在了小区门前 , 只留出一个人的身位 。

  他叫来小区的保安 。 等了一个多小时后 , 保安喊来两三个人 , 一起把他连人带轮椅举起 , 从车顶与门顶的缝隙里塞过去了 。

  另一回更加无力 。 他从楼道下去准备出门 , 可门再次被堵 。 这一次 , 他连保安也喊不到 , 拿起电话 , 他只能按下“120” 。

  “无障碍”设施传递出一种对残障者的态度

  爱好旅行的纪寻 , 在美国和法国生活了5年 , 去过近30个国家自助旅行 。 在国外 , 她可以开着电动轮椅 , 在指定的道路上穿梭 , 有时比走路还快 , 那时候 , 她常常忘了自己残疾的事实 。 在水城威尼斯 , 她几乎没费功夫 , 就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轮椅上岸的码头;在摩洛哥 , 无障碍设施并不达标 , 但旅行社在她去沙漠前 , 为她准备了可移动马桶和洗澡椅 。

  回国后 , 纪寻每一次出门却会“提心吊胆” , “走到哪儿就会有个地方是几层台阶 , 下不去 。 ”她不得不舍弃了电动轮椅 。 这种轮椅加上人一共400多斤重 , “不得不找人帮忙时 , 你说怎么抬?”

  “说走就走的旅行” , 对这些人来说太过遥远 。 坐飞机时 , 购票时没有残疾人座位的特定选项;乘坐机场摆渡车又是一轮折腾 。 为了预约机舱轮椅 , 每一次 , 纪寻都会提前两天以上给航空公司打电话 。 可现场还是会出各种岔子 。

  机舱轮椅数量有限 , 约不上只能坐普通轮椅——这意味着 , 他们只能坐轮椅到廊桥末端 , 从飞机口一路到座位还要人抬着;有时候 , 他们自己的轮椅在航空托运中摔坏了部件 , 还得再去送修 。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助残车迟来 , 摆渡车早已开走 , 自己被孤零零地甩在停机坪 。 在国内 , 多数情况下助残车更像是升降机 , 不提供全程接送服务 , 只把他们带上摆渡车 。 他们已经习惯了等所有人走光 , 再下飞机 。 往往登上摆渡车的时间要比普通人晚上20分钟 。 一上摆渡车 , 迎面而来的可能就是普通旅客的不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