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流拍的背后:每一个城市的房价,都有天花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1、前言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应宅地 , 在经历土拍新政、数度延期、临时终止等波折后 , 终于进入出让流程 。
在土拍前一夜 , 共有17宗地终止出让 ,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
31宗土地 , 只有14宗进入竞拍流程——总建筑面积174万㎡ , 成交总金额257.5亿元 。
最终结果 , 9宗地块一轮游底价成交 。 没有一宗地块拍到封顶溢价 , 更没有一宗进入拼自持阶段 。
可以说 , 这是近五六年来 , 杭州土拍最惨淡的一次 , 没有之一 。 尤其相比5月首批集中供地 , 变化犹如沧海桑田 。
当然了 , 杭州绝不是唯一一座土拍遇冷的城市 。 全国二批次供地的22座城市当中 , 大部分都出现了撤拍或者流拍的情况 。
02、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流拍第二批集中供地潮 , 房企整体消极拿地的态度也反映出了当前房企的困境 , 很多大房企也面临着债务压力、流动性困境、资金危机等问题 。
【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流拍的背后:每一个城市的房价,都有天花板!】据悉10月15日 , 中国房地产协会计划在10月15日召集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北京召开座谈会 , 对市场进行全面摸底 。
毕竟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 也离不开房企的稳定与发展 。
接下来或许会在某些方面对房企进行“松绑” , 对之后的楼市大概会有一些积极作用 。
在小龙虾看来 , “流拍”的原因无非三点:
一、对拿地单位要求太高 , 有资格参与的房企寥寥无几 。
地块要求企业运营年收入不低于50亿;后期还需引入高端连锁酒店、3家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对房企的资金要求更高 , 这宗地总起价93亿元 , 是第二批集中出让地块中起价最高的一宗 , 其中光保证金就要缴纳27.9亿 。
关键是这宗地住宅只占了一半 , 无法实现资金快速回流 。
三、未来销售情况难以预测 , 与未来科技城核心齐平的限价、上升至500平的商业大平层 , 都可能是未来影响销售速度的因素 。
这几年 , 不少房企盲目、激进扩张 , 许多企业产生了高负债问题 , 更有恒大、华夏幸福等出现经营困难 。
在“三道红线”、融资政策收紧 , 防止房企无序扩张的压力之下 , 又恰逢市场下行 , 不少开发商的资金链很受影响 , 即使想拿地 ,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总的来说 , 土拍转冷不是坏事 , 楼市需要调整 , 也应该停下来休整一下了 。 杭州以及不少新一线城市被打出了原形 , 特别是恰逢二手急速趋冷的杭州 , 2014年“过山车”的帽子似乎又戴回来了 。
但2021年的大环境 , 可比2014年严酷多了 。
2014年的熊 , 是因为销售端 , 各市场销售低迷 , 导致开发商拿地意愿不高 , 包括和地方的博弈 , 择机做大规模 。
2021年的熊 , 是因为顶层端 , 各个端口对房企的各种枷锁和限制 , 房企对未来的普遍悲观 , 真的只是想活下去 。
和6年前不一样 , 在全国土地市场利润微博的时代 , 房企的每一次选择 , 更多只是为了不踩坑 , 保住现金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