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比影院听马勒《大地之歌》是一种什么体验?( 二 )


“这么大的作品 , 不敢录不好 , 压力太大了!”张立萍甚至问过余隆有没有备选计划 , 直到老友以“断交”威胁 , 她才打消了念头 。 “杜比影院的声音一出来 , 她受过的所有委屈都没了!”余隆调侃 。
在杜比影院聆听自己的歌声 , 张立萍一开始很紧张 , 听完后 , 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 “感谢科技对音乐的辅助 , 太伟大了!”张立萍自认还有不足之处 , 但这张唱片对她个人来说 , 足够成为一个里程碑 。
“感谢技术为艺术插上翅膀 , 让艺术飞起来 , 但如果没有好内容 , 也是无本之木 , 做内容更重要 。 ”在国外指挥国际大团时 , 余隆和很多中国指挥家一样 , 希望演绎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作品 , 将中国的文化理念带出去 , 然而 , 这样的作品并不多 。
“大部分是晚会作品 。 中华文明五千年 , 哲学、文学、美学……有太多值得书写的地方 , 不能一叶障目 , 只做晚会作品 , 只有快餐文化 , 应该创造更多深层次的思想交流 , 才能真正达成文化上的理解 。 ”余隆反复强调着 , “我们这代人有责任 , 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 ”
叶小纲同样认为 , 中国文化走出去 , 作品很重要 , 而无国界的音乐是最好的交流载体 , “比如一部交响乐和一本小说 , 小说写得再好还是需要翻译 , 音乐不一样 , 五线谱全世界通用 , 今天诞生了 , 明天就能演 。 音乐的交流是最快的 , 中国音乐也应该哗啦哗啦往外走 。 ”
“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 , 我们要有一份善意、一份包容、一份理解 。 ”中西两版《大地之歌》 , 在余隆看来 , 一幅是油画 , 一幅是水墨画 , “我特别高兴能在疫情期间 , 完成两部伟大作品的历史性相会 。 ”
在杜比影院听马勒《大地之歌》是一种什么体验?
文章图片

分享会现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