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缺芯真相:囤货、加价购、黑市扫货成为日常( 二 )


5月份的长安汽车股东大会上 , 董事长朱华荣称:“公司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 一直有高层领导蹲守上海 。 ”
5月4日至9日 , 执行副总裁刘波在上海 , “和芯片商天天交流 , 上午下午都交流”;
5月9日至14日 , 总裁王俊 , 一直蹲守在博世上海总部 , 和供应商洽谈、洽谈、洽谈 。
长安不仅在和自己抢时间 , 也在和他的竞争对手们抢 。 据媒体报道 , 长城、东风等车企采购特别组也在往上海跑 , 博世挤不下了 , 就跑到代工厂、封测厂门口 , 专门堵下班的负责人 。
所有能用手段都用上了 。
“我们其实也放弃了一些订单 , 因为自己也扛不住了 。 实际收入确实是减少了 , 但是亏的也少了 。 ”一位从事芯片产业的业内人士对盒饭财经坦言 , 现在等于是“不做不赔 , 做了就赔” 。
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张跃赛则跑到了朋友圈广撒网 , 寻找货源 , “各位圈里的大神们:大量求购ST芯片 , 有资源的可随时联络” 。
上汽大众的高管则组建了“抢芯团队” 。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目前德国大众、大众中国已经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开展协调工作 , 上汽大众也在与德国大众、大众中国积极沟通 , 并寻求与相关零部件供应商合作 。
缺芯潮当下 , 汽车产业甚至催生了一种新的抢芯方式 。 据多家台媒报道 , 特斯拉为确保芯片供应 , 可能采取对供应商预先付款的方式预定产能 。 大众、戴姆勒、丰田等车企则在考虑改变过去惯用的零库存生产方式 , 考虑延长签约 , 以确保充足的车用芯片产能 。 有相关人士透露 , 大众已出示长达12个月、18个月的契约 。
一向直言的马斯克 , 在推特上吐槽当下的抢芯现状 , “就像抢厕纸一样” 。 何小鹏则转发了博世老总的那条朋友圈 , 忧虑不已 , “抽芯断供供更苦 , 举杯消愁愁更愁 。 ”
减产与减配
“这次芯片危机 , 搞得我们很被动 , 现在市面上几乎扫不到任何芯片 , 堵在上海博世总部也没用 。 芯片产能调整周期也很长 , 要经过研发、设计、制造、封测等一系列环节 , 并不是今天新建一条生产线 , 下个月就能发货了 。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手里的存货用到重点车型的生产上 , 留住消费者 , 剩下的 , 只有等 。 ”吉利汽车的一位高管对盒饭财经坦言 。
而伴随着这场愈演愈烈的抢芯大战 , 更多扛不住的车企已经选择减产、推迟交付 , 甚至“减配”交付 。
最早传出因缺芯停产的是大众汽车 。 去年12月 , 大众汽车相关负责人称 , 芯片供应受到疫情影响 , 但情况并不严重 , 正在寻求解决办法 。 3个月后 , 大众集团CEO迪斯就破天荒地宣布 , 大众今年前两个月损失了10万辆产量 。 福特紧随其后 , 取消了两家工厂F-150皮卡和Edge SUVs的生产计划 。
此后至今 , 这份因缺芯停产的“名单”越拉越长 , 本田、日产、FCA、通用、戴姆勒等多家国际巨头先后宣布停产/减产计划 。

车企缺芯真相:囤货、加价购、黑市扫货成为日常

文章图片
图2/3

视线回到国内 ,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由于芯片短缺 , 长城汽车约10万辆产能受到影响;红旗品牌有3万辆;吉利上半年约15%~20%的销量受到影响;哪吒汽车销量影响在30%~40% 。
直到3月份 , 蔚来汽车发布公布称 , 自29日起 , 江淮蔚来合肥制造工厂停产5个工作日之后 , 再次揭开了全球汽车缺芯的惨状 。 蔚来也成为中国首家因“缺芯”被迫暂停生产的新能源车企 。
头部造车新势力的另一家理想汽车 , 虽未被迫停产 , 但先是下调了Q3的交付量预期 , 紧接着为了保证准时交付 , 推出了一份“先交付后补装激光雷达”的新方案:10月和11月交付的车辆 , 仅安装3个毫米波雷达 , 剩余的2个则计划在12月到春节期间补装 。 当然 , 你也可以选择等到12月直接提5个雷达完整版车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