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形风水点位 风水怪穴朝向( 六 )


六问:水有大小,复有前后远近,纵横亦经左右,山冈匪齐,交错而流,倏去忽来,孰得而有明,知其得何为法式 。俾迷谬者觉,混滥者分,遵为道耶?
答曰:用水之道,以龙为准 。凡山冈大势,必有分合聚会 。夫分既因水而界,合亦因水而聚 。故山行千里,两水随之 。亦复千里转顾而交,遂成局势 。前界先收,后亦随会 。所以然者,罗城展布,缠护俱至,山回水聚,自然俱收 。阴 阳相敌匹 配,以类故也 。此言专龙之局四方八面,水咸为用者尔 。若夫山行百里,与水一交,前后护缠,自然会合 。则所收之水亦止百里,以自此后,山水再分,或远或近,各成会合,用水多寡,局势小大,亦必因之 。原其去住,定其短长,要以前砂已反,后山复背 。约其分疆,则水之为用不为用,纤悉皎然矣 。唯主,故专一而尊,则远近皆归 。唯从,则所收一面,仅止共身 。譬夫长江万里,南龙东奔,每一转折,便成分合 。大则省会,小则郡邑 。靡不然者,是各因其 山自收,所分之水,长江所界之力,亦必因其分界,以为护缠 。其间轻重在乎 山势之大卜长短,江水之力,亦因之而尽 。试观金陵为南龙,大尽水口,关锁尽于圃山,而前砂则自采石以南,皆反上而不顾 。然亦无害 。其为南以山水俱尽故也 。苟能明此,推之近小,复何微而不得哉 。昧者弗思,配合乱山冈妄贪朝水,违厥性情,非其配偶而误当 之,则祸败立见 。昔人谓支龙不纳干龙水,有以夫 。
七问:九星九变,及诸家龙法之异,何者至当?
答曰:山川之状,不出五行 。体多相杂,故设九星 。其状万有,故立九变 。究其大略,五星尽之矣 。若言其变,即九九之数,亦何能穷 。总在心目之巧,非名言可尽也 。予见术者论星峦,多以贪狼为金,又以献天金为贪狼,又以泛水木为水星,论形一差,定穴必误 。欲知其真当辨,手脚不可不察也 。至于穿落传变、玉髓经专,以相生为顺 。然金得火、木得金,不相克而相为用者亦多矣 。乃知其言之不足征也 。何则穿言其始,出帐是已 。落言其终,人穴是已 。传变,即中间行度之变也 。要之 山川本乎一气 。气有变化,则精微始著 。故假五星虚号,以纪其圆、直、曲、尖、方之变体尔 。岂真有所谓五行生克之说哉 。刚柔情性之外,无复他道 。唯达微者,能通其变 。
八问:理气方位、天星宫位、应验之说,果有之邪?抑不足凭也?
九问:山冈万派、地脉枝分,众势之中一方之内,何以别其砂龙邪?
答曰:经云众大特小,众小特大 。唯特,故乃可歧别主从 。凡山冈发足,或特高耸,或特阔厚,或特润秀,或特短缩,或特绵长,或特出面成体,或特委曲活动,或特端坐合局,或众水特皆聚会 。总之,用人而不用于人 。多断而精彩强健,抛闪而踪迹诡异,正出而夹从周密,虽长而缠护必到 。如此者,则非砂也 。宜用意审察,必有
奇特异于诸山 。苟寓目焉,当自有省 。故知观龙之法,其重在特 。经日:参形 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斯言有由矣 。砂龙之别,不既明乎 。
十问:验石纹转不转法 。
答曰:经曰山势原骨 。石者,山之骨也 。骨节必有向背,气亦因之而行 。知向背,则去来逆顺、洞然自明矣 。凡人穴,必是两边石纹通转,向里则真气凝结无疑 。察山去住,亦必用此法 。唯有正脉包裹转里、曜气仅张,石纹似去而外势通转,包住曜气,却是大地,不可以曜气石纹为疑 。此求穴之要法也,宜精察之 。又有山将转身,石纹暂拐向后,而大势向前,则当以大势为主 。又凡山 形止势聚,情意以钟三分三合,明堂得真三阳,登对砂水俱称,只察寻丈之间 。方审石纹,或面上无石,开穴始见,其纹或窝、或口、或丫、或钳、或圈、或是人字,皆可随形证穴 。穴中土色必鲜润、坚细方真 。若不审势的确,漫指石纹,谓为真穴,误者多矣 。不可不察 。捻之成丸者,是土撒开者,非也 。若先拈之成丸,后来渐不可丸者,是真土已尽,而及金银炉底也 。名曰穿穴,急填起二三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