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障碍 社交心理障碍怎么办



性心理障碍 社交心理障碍怎么办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共有5800字
相信读完有收获


你会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说话吗?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验:


部门开工作会,轮到你汇报了,虽然讲稿你已经烂熟于心,但是面对在座的十几个人,却紧张到脑袋里一片空白,终于磕磕巴巴地汇报完了,你的背上、手心里全是汗,整个过程只有短短5分钟,却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 。


放假了,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打算向一个陌生的人问路,虽然你脸红到了耳根,呼吸急促,心跳得比平时快,终于鼓足勇气准备开口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响起一句话:万一他不理我怎么办?于是最终作罢,你很懊恼,怪自己怎么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到 。


大可不必自责,有些你熟悉的名人,虽然他们可以在万人面前发表演讲,侃侃而谈,但曾经他们也有过和你类似的经历 。比如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对,就是你熟悉的那个印度国父 。他在自传里用一整章讲述了羞涩的性格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有一次,他写了一份不到页纸的演讲稿,打算到会场发表演讲,可当他站起来的时候,视线开始模糊,浑身发抖,紧张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不得不由同行的玛祖姆达代读 。


在心理学上,称这种对社交互动的忧虑与紧张的状态为社交焦虑 。


其实,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国外一项研究显示,大概有一半的人有符合社会焦虑症标准的社会焦虑症状,是仅次于抑郁症、酒精依赖,影响身体健康的第三大心理障碍 。


严重的社交焦虑会显著损害一个人的社交生活 。你可能因为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感到非常焦虑和过度担心,正是这种焦虑和担心,让你下意识地认为不熟悉的社交环境、对象都是潜藏的危险,令你感到痛苦,这些是你应对不了的 。为了保护自己,所以用不同的理由回绝了同事、朋友的邀请 。


遗憾的是,我们这样做也失去了证伪的机会,脑子里记得的都是以往沉默的尴尬:和朋友、同事聚会的时候,如”透明人“一般少言寡语,在喧闹中孤独地刷着手机,心里在期待着快点结束,而从来没想过,也许自己身上也有着别人喜欢的特质 。可能你留意到我现在说的是“我们”了,是的,我曾经也是个被社交焦虑困扰的人 。


由于没有在社交活动中得到过乐趣,所以我们更加积极地逃避社交场合,逃避那些让我们感到焦虑的事,这能让自己好过些 。但从长远看,逃避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虽然逃避可以帮助我们内心暂时得到平复,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是助长了焦虑持续下去 。


因为没有机会(更多是我们主动放弃了),所以没有经验;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没有信心 。如此循环往复,内心的焦虑不断被放大,直到像个黑洞一样吞噬了我们的勇气 。


如果这种孤独找不到出口,不安和绝望的情绪会持续积累,直到开始影响我们的睡眠、情绪、自尊 。长期的孤独还会增加患上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甚至会加大死亡的风险 。
一个由约克大学、利物浦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对过去有18万人参与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孤独和独处会导致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5%,而中风的危险程度也是相似的 。


一项2007年的研究则发现,对于更大年龄的人,孤独感还可能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对800多名平均年龄在80.7岁的老人的监测表明,孤独者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可以达到不孤独者的两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