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最大融资落地 , 凸显研发路线差异
进入下半场的自动驾驶 , 不同的技术路线 , 不同的商业落地玩法文|《财经》采访人员 王静仪
编辑|施智梁
《财经》采访人员独家获悉 , 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已完成C+轮超过5亿美元融资 , C轮累计融资额超10亿美元 , 系自动驾驶领域2021年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融资 。
2021年 , 自动驾驶行业整体迎来投融资热潮 。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在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下 , 自动驾驶加速落地 , 不仅可以在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货车、工厂或仓库的无人搬运等丰富场景创造价值 。 同时作为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大数据、自动化等高科技的交叉点 , 自动驾驶是智能自动化最重要的下一代平台 , 面向未来竞争 。
3月 , Momenta刚刚完成C轮总计5亿美元融资;8个月后 , 又有5亿美元C+轮融资入列 。 《财经》采访人员了解到 , 截至2021年11月 , 成立于2016年的Momenta累计融资12亿美元 。
“从C轮整个融资来看 , 我们的资金量比较充足 。 而且投资者有非常多的顶级车企、Tier-1(一级供应商) , 这和很多友商的投资者结构不太一样 。 顶级车企对我们的认可比拿多少钱更重要 。 既然对我们技术认可 , 肯定会把部分订单、研发业务给到我们 , 双方一起做自动驾驶产品 , 这是双重的认可 , 也是我们和友商差别比较大的地方 。 ”Momenta首席财务官张鹏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业内普遍认为 , 自动驾驶已至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前夜 。 Momenta CEO曹旭东也表示 ,融资将用于快速推进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 。
凯辉基金合伙人丁立俊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2020年起 , L3级自动驾驶开始普及已成为行业共识 , 部分L4级已率先在特定场景的商用车领域落地 , 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载客运营探索进入快车道 。 未来五年将是从目前的L2级向L3以上级别全面升级的关键五年 , 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产业新增市场空间将超过3000亿元 。
“老司机”算法
起步提速、变道超车、进出匝道 , 一辆Momenta自动驾驶测试车载着《财经》采访人员 , 穿梭在苏州晚高峰高架路的稠密车河中 。
全程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 , 尽管安全员坐在驾驶位 , 但方向盘全程脱手 , 从起步到停车 , 一切交由算法处理 。 这款被Momenta称为Mpilot的产品 , 不仅能应对后车超车 , 还能主动提速超越前车 , 驾驶技术十分老练 , 颇有人类“老司机”的风格 。
晚高峰的高架路上 , 什么情况都有 。 即使车距很近 , 后方来车还是想强行超车 , 如果是不熟练的人类驾驶员此时已开始慌乱 , 但算法将多个操作连续进行:先减速、再变道 , 不仅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碰撞事故 , 刹车也踩得不急 , 基本不影响乘客乘坐体验 。
更体现Mpilot“老司机”风格的 , 当属主动超车 。 面对前车行车速度较慢 , 算法果断决定超车:时速在几秒间就提到最高限速的100公里每小时 , 快速进入快车道 , 然后再变线回到原来车道 , 继续保持80公里以上的高时速前进 。
《财经》采访人员曾体验数家自动驾驶公司的测试车 , 相比之下 , Momenta的驾驶习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稍显激进 , 比如主动超越前车、转弯过匝道也以较高速度前进 , 与人类“老司机”已经相差无几 。 在Momenta看来 , 这不仅展示技术成熟度 , 也体现出公司的精神——毕竟Momenta的含义就是动量 , 公司将对“速度”的追求写在了名字里 。
回到技术本身 。 如果说上述车道行车场景 , 得益于Momenta纯视觉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 即环绕车身的12颗摄像头让算法能“看到”周边情况 , 那么到了驶出匝道等场景 , 高精地图的解决方案则开始显出优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