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林间栽连:选地与育苗相同,整地与生荒地栽连相同 , 可因地制宜做畦和选用铺熏土、腐殖质或原土 。
③熟地栽连:整地前每667平方米施厩肥或堆肥4000~6000千克 , 深翻20厘米 。耙细做畦 。其方法与生荒地栽连相同 。
2、种植方法:
(1)采收种子:移栽第4年所结种子数量大(每667平方米可产10千克左右),子粒饱满,发芽率高 , 最适合留种 。立夏前后,当果实变成黄绿色并出现裂痕,种子也变成黄绿色时 , 选晴天采收 。采收后,经2~3天果实全部开裂 , 即抖出种子,并摊放室内湿润处,厚约1厘米 , 每日翻动1次,以防发热霉变;一般可保持半个月左右 。若需储藏时间较长,可于室外树下湿度适宜处挖穴,或选条件适宜的岩洞,将种子与3~5倍的细沙或沙质腐殖土(含水量25%~30%)拌匀,放入摊开,厚1~2厘米,上面再盖一层湿沙或腐殖质土 , 封好洞口,再稍留缝隙通气 。定期检查,湿度不够时应淋水 。
(2)育苗:
①搭棚:一般夏播于秋季搭棚 , 秋播于整地后搭棚 。育苗2年可搭高60~70厘米的矮棚,棚材多选用灌木、竹子等 。覆盖物不宜过密 。1畦1棚 。
②播种:10月或11月播种 。667平方米播种子2.5~3千克 。播种用细腐殖质土20~30倍与种子拌匀,按量撒播畦面,播后稍压 。冬季干旱地区,播后盖一层落草,以保持土壤湿润 。翌春解冻后 , 揭去盖草 , 以利出苗 。夏播较少采用 。
(3)移栽:①黄连搭棚,选用坚实耐久材料搭棚,生荒栽种于伐林后搭棚,熟土栽种于整地前搭棚 。黄连棚有高棚与矮棚两种,高棚利用伐木时所伐树木作搭棚材料,棚高200厘米左右,棚内荫蔽度60%~70%,稀密而均匀 。然后夹上围栏,要求牢固留门 。生长期内若棚盖损坏或稀密不均,应及时修补调整 。矮棚高100厘米左右,多用灌木、竹子等 。1畦1棚 。②雅连搭棚于整地后进行 。一般用开荒砍下的材料搭棚 。一般以透光40%为宜 。春、夏、秋季均可移栽 。春季在2月或3月移栽,成活率较高 , 为最佳时期 。③黄连移栽,选用健壮的2年实生苗,于晴天雨后拔出 , 抖去泥土,在距根茎1厘米处将细根须剪去 。当天栽不完的,应堆放在阴湿处 , 第2天浸湿再用 。栽法宜选阴天或晴天栽种,忌雨天栽种 。一般行株距均为10厘米 , 每667米z栽苗5.5万&米dash;6万株 。栽苗不宜过浅,一般适龄苗应使叶以下完全入土,最深不超过6厘米 。④雅连用移栽后3~5年的匍匐茎扦插繁殖,以3片叶以上,芽苞饱满 , 茎秆粗壮为佳 。以立秋前后(8月上旬)栽种为宜 。行距10厘米,株距10~13厘米,使芽苞入土3厘米 。栽时不能操作芽苞,每667平方米栽苗5万~6万株 。栽后把棚盖材料铺在畦面上,第2年雪化后上棚 。
【栽培管理】
1、补苗:栽后前3年,应及时补苗 。一般应补苗2次,第1次在当年秋季,第2次在翌年雪化后未发新叶前 。
2、除草松土:栽种当年和次年,应及时除草松表土,每年除草4~5次;也可用化学除草剂进行灭草,每667平方米用50%扑草净150~300g或25%的敌草隆200~300g,或10%的除草醚125g,效果明显 。移栽3~4年的黄连,每年除草3~4次 , 第5年1次 。第3~第5年除草时应结合松土 。
3.追肥培土:栽后2~3日用稀薄猪粪水或腐熟菜饼水灌苗,也可用细碎堆肥或厩肥每667平方米1000千克左右撒施 。当年9或10月,第2~第5年采种后和第2~第4年9或10月各施1次,前后8次 。春季追肥每667平方米用人粪水1000千克或腐熟菜饼50~100千克(加水1000千克);也可用尿素10千克,与细土或细堆肥拌匀撒施 。秋季追肥以农家厩肥为主 , 兼用草木灰、油饼等肥料,撒施畦面,厚约1厘米,667平方米施量1500~2000千克 。斜坡上部和畦边易受雨水冲刷处 , 适当多施肥 。黄连:第2~第4年秋季追肥后还应培土,用细腐殖质土撒于畦面 。第2和第3年培土1厘米厚,第4年1.5厘米 。雅连:第2和第3年春季各施肥1次,每667平方米用油枯100千克、尿素2.5千克与600千克细腐殖土混合均匀,撒在畦面上,并培土覆盖 。除栽种当年不培土和收获之年春季培土1次外 , 其余各年春、冬季除草松土外都应培土,厚约3厘米 。
- 玉竹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延胡索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党参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芎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大黄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牛膝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苍术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湖北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附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 川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