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五 )


4、摘除花蕾:除留种植株外,从第2年起,均应及时摘除花蕾 。
5、阴棚管理:栽后当年荫蔽度为80%~85% 。从第2年开始荫蔽度逐年减少,第4年减至40%~50% 。第5年采收种子后拆去阴棚 , 增加光照 。林间栽连第1和2年荫蔽度较大,第3年也应注意疏枝 , 荫蔽度保持在50%左右 。每年冬、春季应铲断根茎周围深20~30厘米内的树根 。雅连:每年霜降时,上冬土后应将棚架(顺杆和横杆)及其上面的盖材一齐放下,依次有序地平铺地面,把植株盖住 。春季雪化解冻后,及时复架;其方法和要求同搭棚 。
6、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白粉?。悍⑸?月下旬,6~7月较盛 。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用庆丰霉素80单位喷洒2或3次,或用50%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喷洒3~4次,即在初期防治1次,发生后防治2~3次 。
②炭疽?。?月初发生,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最严重,危害叶缘,呈椭圆形浸水状病斑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苗床和1年生苗用1:1:(100~150)波尔多液或代森铵800倍液加洗衣粉0.2%,在发病的初期防治3~4次 。雅连在海拔1900米以下山区发病较严重 。发病叶片上产生油渍状小点 , 逐渐扩大成病斑,边缘暗红色 , 中心灰白色,有时形成穿孔,叶柄基部发生红色斑块 。严重时叶片凋萎,植株虽不死亡,但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防治方法:采取高山秧苗、低山秧苗互换栽培;勤除杂草,注意排水;发病前选晴天用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铵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 。
③白绢?。?月初发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危害较重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选无病植株作种 , 栽种前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秧苗根部3~5分钟;整地时每667平方米用1.5~2千克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挖除病株和病土,并用石灰消毒,再用50%退菌特500倍液加石灰5%及尿素0.2%灌浇病株周围的健康株,防止蔓延 。
(2)虫害:主要为蛤蝓 , 3~11月为害 , 早晚咬食嫩叶,甚至全部吃光 。防治方法:冬季翻晒土壤;栽种前每667平方米用40~50千克菜子饼作基肥;发生期于畦面撒石灰粉或喷洒3%石灰水;用毒饵诱杀 。
(3)鼠害:地老鼠为害黄连根部 。一年四季均有发现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毒饵诱杀 。
【收获与加工】
1、黄连:一般移栽后5年采收 。选晴天挖取全株,抖去泥土后,削去根须叶柄 , 运回加工,也可全株运回后再加工 。鲜黄连不能用水洗 , 一般采用炕干或烘干 。炕到一折就断时,趁热放到竹制撞笼里来回撞击,撞去泥沙根须及残余叶柄,即为成品 。通常667平方米产干货25千克左右 。
2、雅连:一般栽后4或5年采收,若长势旺、棚架好也可延至5或6年采收,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般于立秋前后采收,先拆除棚架 , 用钉耙或二齿耙挖取全株,抖去泥沙 。加工时在黄连地附近建一简易土炕,上面横铺竹竿,稀密以能漏下泥沙而不漏雅连为宜 。将全株摊放炕床上,边炕边用钉耙翻动,除去部分须、叶、泥土,减少水分,再运回室内用火炕烘烤,炕至皮干心湿,须和叶干焦时取出,筛簸去须叶、杂质后再炕至全干 。然后 , 装入竹编槽笼,撞去根须、泥沙,剪去残余连杆和过长的“过桥”,即为成品 。
【药材形状】黄(川)连:多聚集成簇状,常弯曲,形似鸡爪,故称“鸡爪连”;单枝根茎长3~6厘米,直径0.3~0.8厘米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根须残基 。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 习称“过桥”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 。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至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时中空 。气微,味极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