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VR就是元宇宙?拆解元宇宙炒作四大乱象( 三 )
究竟什么是元宇宙?目前并没有清晰定义 。
公开资料显示 , 元宇宙(Metaverse)概念起源于科幻小说 , 或指向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 Metaverse 一词来源于1992年作家 Neal Stephenson 的科幻小说《雪崩》 , 描述了一个人们以虚拟形象在三维空间中与各种软件进行交互的世界 。
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等被认为是构建元宇宙的基础技术 。 其中 , VR/AR硬件被认为是未来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 提供最沉浸的视听体验;游戏的产品形态则被认为目前与元宇宙的特征最为贴近 。 因此 , 网络游戏、动漫等板块最先成为元宇宙炒作对象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元宇宙涉及哪些具体领域 , 目前业内尚无确切的定论 。 但业内公认的是元宇宙概念尚处萌芽阶段、几乎融合了所有高新技术 , 现阶段对于元宇宙很难刻画出清晰的架构 , 研究元宇宙各方对元宇宙的架构也具有不同的看法 。
既然如此 , 一众在元宇宙概念推动下 , 股价扶摇直上的公司 , 成色究竟如何?
以大富科技为例 , 公司称元宇宙领域已经探索多年 , 构建了许多工具和生态 , 但采访人员查询2018年-2020年年报发现 , 关于元宇宙的业务只字未提 。 天下秀主要从事网红经济 , 三季报中同样只字未提元宇宙业务 。
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分析 , 元宇宙概念是建立在交互设备迭代、更高算力基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高的科技升级基础之上的 。 游戏只是元宇宙的入口之一 , 现阶段的元宇宙只是企业的‘炒作’行为 。
但近两个月来 , 多家券商出具的研报均表示 , 元宇宙初期产品往往争议较大 , 商业化效果具有较强不确定性 。
“安全性、隐私性、可靠性及实用性等 , 是互联网技术迭代下不断被人们问及的核心问题 , 也是导致很多新兴产品无法真正产业化的原因之一 。 ”一位资深互联网从业人士对采访人员说 , “元宇宙至少涉及AI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芯片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交互技术、区块链等等 , 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需要举多平台力量实现的宏大任务 。 因此 , 当前元宇宙的概念大于实际意义 , 即使是应用到游戏行业不是依靠单家企业能在短期内实现的 。 ”
一些最初言之凿凿宣称正在“通向”元宇宙的企业 , 随着监管问询 , 已经开始改口 , 表示不能清楚阐述元宇宙的概念与应用 。
如中青宝就表示 , 元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 , 目前无法清晰定义 。 主营为游戏的汤姆猫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亦称 , 公司当前的游戏产品 , 与理论上的元宇宙存在很大差距 。天下秀则称 , 技术支撑尚未接入VR/AR等技术 , 且产品正式上线时间不确定 , 尚未产生营收 , 目前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
不仅商业定义、商业前景不明 , 很多涉及元宇宙概念的公司 , 现有的VR等产品 , 在其营收中所占比例 , 也可忽略不计 。
根据Choice数据 , 力源信息2017年至2019年归母净利润均不足4亿元 , 2020年骤降至亏损17.35亿元 , 2021年前三季度为2.61亿元 。 在技术迭代迅速的时代 , 力源信息研发费用长期低于5000万元 , 而公司营收多年在80亿元以上 。
公开信息显示 , 大富科技的主要产品是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等 , 主要应用于2G~5G移动通信系统 。 今年前三季度 , 该公司增收不增利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44亿元 , 2016年以来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从未实现盈利 。
佳创视讯虽然开展了VR业务 , 但收入规模极小 。 11月1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 , 2020年 , 该公司VR业务实现收入511.44万元 , 占营业收入4.02% , 净利润-732.11万元 , 占净亏损的14.95%;2021年1~9月 , VR业务实现收入115.85万元 , 占营业收入1.32% , 实现净利润-492.31万元 , 占公司净亏损的13.31% 。 目前VR业务在手订单117万元 , 意向性订单110万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