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 笔者的朋友圈被各种高温信息刷屏 。 高温必然带来高负荷 , 为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 电力工人们忙碌在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 。 变电站是电力传输的重要节点 , 变电运行人员的任务之巨可想而知 , 除了日常的巡视外 , 还需对电力设备进行红外测温、隐患排查等一系列工作 。
当大家在空调房里感叹着“我的命是空调给的”的时候 , 变电站运行人员却需要在40度的高温天到现场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 那么 , 在现代科技如此之高的今天 , 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代替电力工人去巡视设备呢?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 变电站机器人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 。
本篇推送将主要针对机器人的功能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
为什么要用机器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随着变电站无人值班制度的实行 , 目前220kV变电站的例行巡视周期一般为一周两次 , 全面巡视为一月一次 , 这就导致变电站运维人员无法实时掌握站内设备的运行情况 。 同时 , 随着变电站规模的扩大 , 红外测温、局放等带电检测职责的移交 , 变电运维人员的巡视任务随之急剧增长 。
机器人可根据需求携带各类检测仪器 , 依照预先设定好的任务自动开展工作 , 受环境、气候以及作业时间的影响较小 。 因此 , 为了能够实时掌握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 , 减轻变电运维人员的巡视任务 , 机器人逐步应用于变电站 , 与人工巡视相结合开展变电站巡检工作 , 从而达到减轻变电运维人员巡视任务 , 提高巡视效率的目的 。
机器人的种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机器人一般用于常规AIS变电站 , 分为有轨和无轨两种 。
有轨机器人需要在机器人道路上预先敷设磁条并安装RFID定位芯片 , 用于对机器人进行导航及定位 , 其前期工程量较大 , 同时磁条和RFID定位芯片的损坏将造成机器人无法正常执行任务 。 但在当前技术前提下 , 该类机器人在运行的稳定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上优于无轨机器人 。
无轨机器人导航无需磁条 , 而是依靠智能识别技术 , 因此在巡视路线的选择上局限性较小 。 但其精确性易受环境的影响 , 会造成机器人识别出错而使得巡检任务中断 。 但随着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 , 无轨机器人必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
文章图片
目前 , 变电站机器人一般配备两类镜头:可见光镜头、红外镜头 , 用于实现可见光和红外照片的拍摄 。 相应地 , 机器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可见光巡检和红外测温 。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 基于机器人监控平台对机器人的功能进行拓展 , 依托于机器人实现更多功能 , 例如保护运行情况及压板状态监视、端子箱温湿度智能控制等 。
可见光巡检
可见光巡检的内容主要包括:站内一次设备的外观、状态指示和表计读数 。
(1)设备外观
充油类设备无渗漏油 , 套管瓷瓶无破损裂纹 , 引线接头无松动 , 端子箱、机构箱密封良好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