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受访者均认为 , K12在线教育公司入局做硬件 , 是一件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 。
“这些企业拥有百万、千万甚至过亿客户 , 教学内容也积累多年 , 只要用硬件形态装载就可以完成转型 。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智能产品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陆昀称 , 若迅速转型ToB需要较长周期 , 而转型硬件相对会简单 , 只要找到硬件厂商 , 把内容装进去就可以 , 同时硬件还可以用来帮助消课 。 “这是他们在半年到一年内的最好选择 。 ”
家长培训需求无处释放 , 用硬件承载?
事实真是如此吗?
“双减之后几个月 , 从电商平台京东的销售数据来看 , 学习平板、学习电脑等学习类产品销量增长非常快 。 ”陆昀透露 , 以腾讯合作的惠普学习平板为例 , 于今年4月份左右推出 , 最初一个月销量大概在两三百台 , 而“双减”后到现在 , 基本上一个月能卖两三千台 。
网易有道11月16日公布的今年Q3财报数据显示:以智能学习硬件为主的学习产品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 得益于有道词典笔销量增长 , 学习产品净收入达2.55亿 , 同比增长56.0% , 创下历史新高 。 其在今年Q3推出的专注于解决学生听力和口语问题的全新硬件产品“有道听力宝”第一批产品仅一周便售罄 。
观察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可知 , 智能教育硬件作为学习辅助工具 , 可以有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 帮助改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家长而言 , 可以通过智能教育硬件进行必要的辅导、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 或实现联络及陪伴 。
“有些家庭经常因为给孩子辅导功课‘鸡飞狗跳’ , 还有些家长自身能力不足以辅导孩子 , 只能向外求助 。 ”乔越称 , 部分家长会出于当下的需要 , 以前孩子每周都有培训课程 , 突然间没有了 , 会有点心虚 , 如果有硬件等辅助工具 , 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 可能会选择购买 。
“双减之后 , 家长的焦虑并没有完全解决 , 部分家长还会希望有一些学习型产品能够承担一些原来培训老师的功能 。 ”陆昀指出 , 用户购买教育智能硬件一般出于两种需求 , 一是无处释放的学科培训需求 , 希望由硬件来做一些承载;二是用智能硬件取代原来的传统工具 , 比如说字典、计算器等 。
提供教育智能硬件ODM服务的罗博智慧笔CEO殷述军指出 , 学科培训业务退潮后 , 教育硬件市场就承担了把原来教培的好内容换一种方式进行交付的功能 。 被释放出来的用户 , 一部分人选择“躺平”;剩余的人会转化需求 , 一些转向寻找家教、同时承担违规风险 , 另外还有一些会转向教育硬件或教辅 。
对此 , 百家云总裁马义的判断是 , 在“双减”之后 , 用户对于学习辅导的整体需求在减弱 , 市场预期和市场容量也随之下降 。 但他强调 , 智能教育硬件并非原来学科培训的替代品 , 很难真正解决学习痛点 。 “政府希望教育主阵地回归学校 , 校内提质增效的实现需要一些软硬件做支撑 。 ”基于这样的判断 , 百家云的教育硬件业务方向主要瞄准公立校场景 。
一位网易有道内部人员指出 , “双减”后 , 的确有一部分家长会想尽办法帮孩子找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方式 , 这个需求是存在的 。 “但我认为 , 后面国家会在整个教育评价体系上做调整 , 当整个体系调整完毕 , 当前家长焦虑的情况会有所改善 。 ”
从更为长远来看 , 陆昀认为 , 随着技术发展 , 硬件会成为孩子们更加普及使用的工具 , 像十年、二十年前 , 每个有条件的孩子都会买一个电子辞典一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