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歉!腾讯终止“黎明计划”背后:纠葛不简单,策略也有错( 二 )


2017年4月腾讯正式关闭微视的服务 , 但仅在一年之后 , 对短视频不死心的腾讯宣布微视重新上线4.0版本 , 并且坊间当时还有传闻腾讯推出了总额高达30亿元的现金激励措施以吸引优质达人 , 并以点赞数、播放量对短视频进行分档 , 补贴金额在140元-1500元不等 。
曾经被微视招募的一个公会负责人说 , 当时的激励甚至比传闻的更高 , 虽然在流量和运营方面微视比抖音和快手都弱 , 但因为高额的补贴 , 不会公会和MCN机构都愿意一试 。 但最终这一高额补贴仅持续了2-3个月 , 账户的收益一直在半年后才陆续提出 。
复活的微视也有些“扶不上墙” , 最终被腾讯视频合并 , 在短视频的江湖中没有激起一丝波澜 。
创作者生态 , 光靠砸钱不可行
过往的内容平台 , 包括视频平台在内 , 争夺优质内容创作者的竞争从未停止过 , 并且在近几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
最出名的莫过于西瓜视频和B站之间由此爆发的纠纷 。 2020年 , 一批赶海UP主集体在B站晒出海报宣布告别B站 , 并独家签约西瓜视频 , 皆因签约西瓜视频后收益会增加10-20倍 。
这一挖墙脚行为的高潮发生在2020年6月 。 6月14日 , 成名与B站的UP主" 巫师财经 " 在公众号、微博更新了视频《退出B站:鲜衣怒马少年时》 , 宣布退出B站 。 B站紧接着在凌晨发公告 , 痛斥巫师违约 , 违背契约精神 。
双方各执一词 , 西瓜视频则是始作俑者 。 当时坊间传闻 , 巫师财经和西瓜视频签约两年的费用高达千万元 。
随后 , 在B站走红的李永乐老师也被西瓜视频以高额签约费拿下 。 被西瓜视频挖走的B站知名UP主还包括“温义飞的脑洞财经”、“捕月说”、“科技袁人”、“妈咪说”等 。 据媒体报道 , B站也进行了回击 , 为了抢回知名游戏UP主“敖厂长” , 和“敖厂长”签了高达4000万的合约 。
西瓜视频的一系列挖掘也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 。 在字节跳动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中 , 西瓜视频也步火山小视频的脚步 , 被并入抖音业务线 , 已经不再是以前三足鼎立的产品之一 。
更早之前 , 字节跳动旗下的知识问答社区悟空问答也有过类似经历 。 2017年8月 , 悟空问答从知乎挖来300名左右的大V , 并给出了优渥的条件 。 据当时一位“跳槽”的知乎大V透露 , 按照当时的协议 , 他每月只需在悟空问答上回答次数达到15次 , 每月就可收入1万元 , 平均单次666元 , 每次回答需要在500字以上 。
重金投入的确为悟空问答带来了短期的快速增长 。 据悟空问答曾披露的信息 , 在2017年底 , 悟空问答的用户量超过1亿、每天产生3万个提问、20万个回答 , 签约答主突破2000个 。
但亮眼的成绩都是暂时的 , 最终悟空问答也没有逃脱被放弃的命运 。 2021年1月13日 , 字节跳动旗下问答社区悟空问答发布了下线公告:从2021年1月20日零点起 , 悟空问答从各大应用商店下线;2月3日起停止运营、关闭服务 。
不管是挖掘的还是被挖掘创作者的平台 , 似乎都已经对这样的行为见怪不怪 。 在知乎与悟空问答交锋之际 , 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曾如此表态 , “太好了 , 赶紧让他走 。 他以为中国就300个写作的人 。 ”虽然这可能是赌气之话 , 但也是一句实在话 。
一位长期从事内容生产工作的人说 , 对于优质创作者的争夺 , 本质是想短平快的完成内容建设 , 但一个内容社区的用户、创作者生态和内容氛围都是需要长期的养成 , 很多事情已经证明 , 短平快用钱砸的做法是不可行的 。
更深层次来说 , 互联网内容平台的瓶颈也越来越突出 , 主要原因是:许多平台的先发优势已经建立 , 后进者为了缩短差距必须进行大的投入去吸引创作者 , 但却不一定能够弥合先发优势造成的差距;内容消费的细分市场也基本被瓜分殆尽 , 比如短视频有抖音和快手、长视频有爱奇艺和腾讯、问答有知乎 , 竞争越来越难;最后 , 则是内容平台机制的缺陷 , 导致内容平台难以吸引已存在的优质创作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